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定、高速增長,中國的出口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2001年以來,中國出口幾乎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有些年份增速甚至超過三成(表1)。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中國出口增速有所減緩,同比增長15.9%達到12,017億美元,近乎為1991年的20倍。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中國有望取代德國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的地位。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09年1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德國截至去年11月出口總值1.05萬億美元,而中國同期出口總額為1.07萬億美元。
表1 21世紀以來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增速
|
出 口(億美元)
|
增長(%)
|
2001
|
2,661
|
6.8
|
2002
|
3,256
|
22.4
|
2003
|
4,382
|
34.6
|
2004
|
5,933
|
35.4
|
2005
|
7,620
|
28.4
|
2006
|
9,689
|
27.2
|
2007
|
12,180
|
25.7
|
2008
|
14,286
|
17.2
|
2009
|
12,017
|
15.9
|
資料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年鑒、統計公報和國家商務部有關數據整理。
勇奪世界冠軍固然可喜可賀,然而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中國還只是所謂的“貿易大國”,離真正的貿易強國還相去甚遠。IMF專家指出,“由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這么高的出口增長率并不令人意外,但是中國經濟并沒有從出口增長中獲益很多,出口質量仍然是目前最大的問題。” 對此,我們必須進行認真的反思,明白中國出口仍面臨著眾多困難與挑戰,并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一、困難與挑戰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從來就是個內向型經濟體。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出口的日益增長,不少人包括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認為,中國應該像亞洲其他的“龍、虎”國家一樣,通過出口導向來促進其經濟的發展。坦率地講,這種錯誤的思想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中國決策層。近年來,中國政府想方設法地采取各種措施以促進出口就是明證。
我們認為,以前中國為了出口而出口的這種“出口至上”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不僅浪費了國內資源、破壞了國內環境,把自己辛苦創造的財富拱手送人,還招來其他國家的眾多非議甚至報復。要想促進本國經濟發展,我們必須要主要通過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來解決。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完全放棄出口,而是我們應該在解決好內需的基礎上繼續重視出口。目前,在出口問題上,我們還面臨著諸多的困難與挑戰,如果不能很好解決,今后的出口則難以得到快速增長。具體來說,困難與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的結構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