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區域統籌發展,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實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地區相對富裕程度監測評價課題組在第一屆的監測評價基礎上,依據公開的2007年度數據資料,經甄別、核實,對全國318個地市州盟(除19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進行了地區相對富裕程度的監測評價。日前完成了“全國第二屆地市州盟相對富裕程度與統籌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并繪制出“全國地市州盟相對富裕程度地圖”。全國相對發達地區、全國相對落后地區名單以及全國各省市區的相對富裕程度監測評價結果揭曉。報告授權由中國經濟網首發。
本課題依據公開的數據資料,在甄別、核實的基礎上對全國318個地市州盟(除19個直轄市和副部級城市)進行了相對富裕程度的監測評價。全國318個地市州盟(地區17個,市268個,州30個,盟3個)中相對富裕地區(相對發達地區)有42個,占總數的13.21%;人口1.77億,占全國地市州盟總人口13.41%。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具體是:東部地區26個,中部地區5個,西部地區8個,東北地區3個。全國相對富裕地區(相對發達地區)前十位是:廣東東莞市、新疆克拉瑪依市、廣東佛山市、江蘇蘇州市、廣東珠海市、江蘇無錫市、廣東中山市、浙江舟山市、浙江溫州市、江蘇常州市。
全國相對發達地區在東部沿海地區呈網絡分布,在其他地區呈點狀分布。全國相對發達地區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東部沿海率先發展型、區位優勢綜合發展型和資源優勢綜合開發型。
全國相對落后地區有108個,占33.96%,比上屆少24個,主要分布在西中部,西部80個,中部24個,東北部3個,東部1個。
全國地區相對富裕程度呈現“洋蔥頭”形狀,不是“橄欖形”,相對發達地區數量少,相對落后地區的比例很大。
全國地市州盟相對富裕程度監測評價采用人口、居民收入、公共服務、地區發展和財政統籌等五類三級22個公開客觀數據,將指標分為居民富裕集合(居民收支類、公共服務類)和統籌發展集合(地區發展類、財政統籌類)等二個集合,使用綜合指數分析和分類坐標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地區相對富裕程度分A+、A、A-、B四個等級和Ⅰ、Ⅱ、Ⅲ、Ⅳ四個類型。監測評價是一個比較客觀實用、以人為本、以人均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核心、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基礎、以政府公共財政為主要調控手段的監測分析體系。根據地區相對富裕程度的等級和類型,可以非常直觀地考察出地區相對富裕程度的差異性,并為區域統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導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時要根據公共服務水平的全國差異性分成不同等級和標準,確定基本的保障性等級標準并進行保障性財政轉移支付,消除絕對落后現象。
全國地區相對富裕程度與統籌發展監測評價工作是針對地區富裕程度而進行的比較全面系統分析,為各地區的“強國富民”工作提供坐標,為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建立統籌區域發展機制、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系統的、量化的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