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各界關注的北京CBD東擴方案評審結果昨天出爐,最為簡潔的一號方案勝出。該方案要在CBD東擴區建三座公園,并修建一條從機場途經CBD至北京南站的快速輕軌,另外還要修建三條內部有軌電車,形成一個環狀,連接CBD區域各寫字樓(詳見優勝方案揭秘)。
而600多米的超高建筑,想象力豐富的“空中農場”“最高餐廳”方案都沒有受到專家的垂青。北京CBD東擴區的最終正式規劃將在7套方案的基礎上,吸取各套方案的優點進行制定。3平方公里的北京CBD東擴區建設今年年底正式啟動。
經過兩天時間的努力,來自建筑、交通、景觀等領域的規劃專家對提交的7個方案進行了文本審閱,聽取設計師匯報,并認真討論評議后揭曉評審結果,美國SOM建筑師事務所設計的一號方案拔得頭籌,美國KPF與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的三號方案獲得二等獎,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員和英國空間句法公司設計的二號方案獲得三等獎。
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瑋認為,一號方案勝出是因為方案對整個城市空間的把握手法比較成熟。評審組專家成員北京市規劃院原院長、高級城市規劃師柯煥章也表示,這個評選主要是從專業的技術角度出發,所有方案都是概念方案,并不意味著這個方案就是未來東擴區的藍圖。
朝陽區區長程連元表示,這次規劃方案的評審活動標志著東擴區規劃建設的正式啟動,下一步將進入規劃的綜合階段。市規劃部門將充分融合幾套方案的優點,統籌考慮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產業發展、公共安全、生活配套設施、綠色生態等因素,最終形成CBD東擴區可實施規劃方案,并報請北京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批準,然后進行CBD東擴區規劃建設。
-優勝方案揭秘
東擴區要建造3座公園
布局:該方案在CBD東擴區中間建造三座美麗的公園,在未來當一些用地變得可以使用的時候,通過綠色林蔭大道把三座公園連接在一起,同時加強西大望路和朝陽路這兩條富有活力的街道特色。其中綠色和公園都是平的,沒有起伏,鼓勵步行和自行車出行。
交通:修建一條從機場途經CBD至北京南站的快速輕軌,另外修建三條CBD內部的有軌電車,形成一個環狀,連接各個寫字樓。在區域內劃定了現有的老自行車線、新自行車線,以及游憩自行車線路,倡導由自行車解決CBD內部的交通問題。
能源:建設4個涵蓋水電氣熱的能源中心,解決區域內能源供應,同時作為節能樣本向市民開放展示。4個能源中心計劃減少CBD能耗50%;CBD水的消耗將減少48%;能源中心實行固體廢物收集,將減少垃圾80%。
建筑:以分割的小街區為主,將打造一條王府井一樣的步行街,利用現有小運河發展餐飲。同時在東擴區中心建設一座450米的全市最高建筑。
-熱點問題聚焦
>>交通
各方案都有有軌電車環線
記者:力圖解決CBD交通問題是每一個方案的重頭戲,有軌電車、空中纜車、輕軌、高速鐵路、輪渡在一些方案中被大膽地提出,在實際操作規劃中會不會吸收這些提議?
王瑋:纜車并不是作為公共交通的組織方式提出的,更多是一種觀光瀏覽的形式。
大家提的比較實際的問題都是有軌電車的環線,雖然這些環線的位置各有所不同,但是體現了一個共同的概念,就是在區域內的交通用什么方式來組織。同時,用區域的有軌電車高效的公交方式與現有的城市內大容量的軌道交通、公交相聯系。
同時有好幾個方案還涉及到了很完善的步行系統,從軌道的站點到區域的分中心之間有比較便捷的聯系,并把步行系統同兩側的商業開發進行緊密相連,創造了一種比較宜人的環境。
這些亮點都是要在以后的實際操作方案中發揚借鑒的。
記者:那有軌電車的可實施性大不大?
王瑋:我理解有軌電車只是一個交通的形式,意味著在東擴區和現有的CBD區域里,要有這樣一個公交的組織形式,但是具體是有軌電車還是小巴或是其他的形式并不重要,關鍵是有這個理念。
大家可以留意到,大多數方案模型都提到了有軌電車,有一些是加個二層的那種軌道交通,有的是大環的,有小環的,有兩條線的很多種。但具體用什么形式和走哪條線路都還得再深入調查。
記者:設計者在交通方面的設計還有哪些突破?
王瑋:設計者門關注的不單單是區域內部的交通,更多地考慮了大區域間的聯系,比如說和機場、南站、快軌如何發生聯系,這些都是很有亮點的地方。
>>樓宇
建筑總量700萬m2最高300m
記者:這些東擴方案整體有什么特點?
王瑋:幾個方案比較突出的共性是可實施性強。比如說一等獎的方案,它將整個空間結構和原來CBD核心區的綠軸,以及通惠河的走廊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記者:在實際操作的規劃中建筑總量,樓宇高度大概是多少?
王瑋:東擴區的建筑總量在標書里的表述,是700萬m2左右。從全北京的角度看這個量也是合理的。我們還發現很多方案都創造了一種混合的城市用地概念。
東擴區從標書上來看,高度在300米左右,重點地區可以適當提高。當然建筑的高度要符合整個城市對這一個區域的空間布局的要求,這次的7個方案對建筑的高度設計也各有不同。
從專家的評審來看,大家并沒有過多地關注這個高度是多少。大家更關注的是未來整個CBD區域的整體性,即跟現有建筑高度有一個有機的呼應和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