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今年下半年我國進出口降幅將逐漸減少,如果國內外經濟繼續穩步恢復,則有可能在年底出現貿易的月度同比正增長。盡管今年下半年影響我國外貿發展的諸多因素各異,但預計2009全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將達到2.2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進口額達1.02萬億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0%,出口額達1.26億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2%,順差達2400億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7%。由于外貿順差減少,今年凈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將出現負向拉動作用。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景氣度欠佳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9461.2億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3億美元,下降21.8%;進口4245.9億美元,下降25.4%。累計貿易順差969.4億美元,比去年上半年減少13億美元。
從月度貿易進出口看,我國貿易進出口從去年8月開始出現下滑的趨勢,11月進口、出口都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進口在今年1月達到同比負增長的峰值(-43.1%)后逐月回升,6月進口同比降幅縮小到13.2%。出口同比降幅在今年2月后一直在17%和26%之間波動,其中5月達到最深降幅(-26.3%)。目前進口回升的趨勢比較明顯,而出口雖然出現一些回升的趨勢,但基礎尚不穩固。
從我國和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看,今年上半年,歐盟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雙邊貿易總值1599.7億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4.5%,降幅大于出口總體降幅。美國為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320.9億美元,同比下降16.6%,其中出口降幅為16.9%,降幅明顯小于21.8%的出口總體降幅。日本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997.3億美元,同比下降23.1%。
從出口商品看,我國上半年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降幅均小于總體降幅。這說明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變化,消費者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對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下降最小。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降幅量小于出口總體降幅,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價格明顯下降、我國又采取限制政策的“兩高一資”類產品出口。
從進口商品看,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初級產品1167.7億美元,同比下降37.1%。由于國際市場上大部分初級產品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所以我國進口初級產品的實際數量和進口金額出現了背離的趨勢。
影響下半年我國外貿發展有七大主要因素
從影響下半年我國外貿發展的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七大方面。
第一,全球經濟企穩有利于穩定我國外需。2009年下半年,外需仍是影響我國出口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已有跡象表明,全球經濟至少已經出現了階段性的觸底反彈。預計下半年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將繼續處于回升的通道,雖然經濟不會轉為正增長,但降幅有望低于上半年。受全球經濟回暖影響,我國出口的外部環境也將轉好。但也要注意到,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回升基礎尚不穩固,不但經濟回升的速度和水平不確定,而且還存在經濟二次觸底的可能性。如果外需較遲恢復或出現波動,我國出口將面臨較大的外部壓力。
第二,國內政策連續調整將對出口起到進一步支撐作用。連續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重新調整加工貿易限制禁止類目錄、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定、對出口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政策,對于今年上半年防止出口過度下滑起到了積極作用。下半年,這些政策在穩定出口方面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但也要看到,與過去相比(如與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相比),上述政策的政策效果相對較小而且代價較大。
第三,全球出口結構變化將有利于穩定我國出口。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貿易產品結構出現了一些調整。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消費者對價格較低產品的需求普遍增加,反映在貿易上就是對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增加、價格穩定甚至上升。預計國際市場上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現階段,我國出口結構仍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國際市場對我國物美價廉出口產品需求下降幅度相對較小。
第四,國內出口品生產成本保持在低位有利于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力。上半年,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和國內出口下降、經濟增速明顯放慢等因素影響,不但國內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下降,進口原材料成本下降更為顯著,這都有利于企業降低出口產品的生產成本。出口企業生產成本降低導致價格競爭力有所提高,對出口改善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
下半年,雖然國際原材料價格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但國內價格水平有可能會進一步走低,大規模就業壓力也導致工資水平難以上升,因此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將繼續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有利于繼續保持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
第五,貿易保護主義將增加擴大出口的難度。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我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實體和第二大出口國,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對象。預計下半年,針對我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將繼續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此外,前一時期的部分調查將進入裁決程序,我國相關出口將受到實質性影響。
第六,進出口價格變化對我國貿易影響將減小。國際礦產品等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降是影響我國2009年上半年進口金額大幅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下半年,預計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波動將減少。雖然近期很多初級產品價格出現觸底之后大幅反彈,但在全球經濟尚不會轉為正增長的情況下,下半年初級產品價格難以進一步走高。在這種情況下,上半年進口數量與進口金額相互背離的現象將很難出現,進口金額將出現與進口數量同步的變化。
第七,我國國內需求回升將拉動進口。2009年上半年進口同比顯著下降與國內經濟大幅下降有很大的關系。在國內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的作用下,我國內需開始回升,對進口的拉動作用開始體現,表現為月度進口降幅逐月收窄。下半年,在我國多項刺激內需措施的作用下,預計國內經濟將持續回升,尤其是投資回升可能更快一些,國內投資和消費擴張將形成對進口的需求。如果今年能實現8%的經濟增長目標,將對進口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
鑒于上述七大影響因素, 在對今年下半年外貿預測時,還要考慮去年外貿基數因素。2008年外貿增長上半年同比基數高、下半年基數低,外貿月度同比增長在7月達到最高值,自8月開始逐月走低,11月開始出現同比負增長。而上面分析表明,今年下半年有利于外貿回升的因素較多。由此我們預測,下半年進出口降幅將逐漸減少。由于國內經濟很可能先于主要經濟體恢復,因此下半年進口降幅將比出口降幅更快收窄,月度外貿順差將呈逐月減少的趨勢。如果國內外經濟繼續穩步恢復,則有可能在年底出現貿易月度同比正增長。
我們預計,2009全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將達到2.28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進口額達1.02萬億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0%,出口額達1.26億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2%,順差達2400億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7%。由于外貿順差減少,今年凈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將出現負向拉動作用。
促進下半年外貿工作六大政策建議
第一,不宜再出臺新的出口退稅措施。提高出口退稅率會給一些出口企業提供降價競銷提供空間,對擴大出口和增加就業有一定效果。但在今年下半年,在我國連續7次提高出口退稅的情況下,除非出現出口大幅下降、經濟增長目標難以實現的情況,否則不建議再出臺新的退稅政策。
第二,改善企業信用擔保情況,積極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企業反映,目前國內支持出口的金融政策對企業作用不大,甚至銀行為保證資金安全對外貿企業提高了貸款條件,導致企業資金短缺現象比較嚴重。為此,應該切實落實支持外貿企業渡過危機的金融政策,采取多種方式促使銀行增加對外貿企業的貸款,尤其是買方出口信貸,同時應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在提供融資時選擇合適的擔保方式。
第三,加快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既符合當前擴大出口的形勢需要,也符合未來我國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的需要。下半年,一方面應該盡快制定并實施有關人民幣階段的實施細則,另一方面可以適當擴大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區域,并試點一些新的結算形式,例如我國在對外進行援助時,可要求受援方采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第四,穩定原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一是我國出口企業應該利用當前時機,結合“走出去”戰略加大對中東、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對俄羅斯、巴西、印度的投資,并帶動對相關國家的出口。二是利用對外援助方式擴大出口,對接受援助的國家提供金融信貸支持,但要求這些國家進口須購買中國產品。三是在出口區域選擇上,非洲、印度不但是國際組織預計增長較高的經濟體,而且也是上半年我國出口降幅較小的兩個市場,因此我國企業下半年可加大對印度、非洲的出口工作力度。
第五,通過行業協會的協調等方式,積極應對貿易摩擦。一是通過政府間對話和磋商,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營造一個較為有利的貿易外部環境。二是針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的“兩反兩保”調查,要通過行業協會,組織有關企業積極應訴,力爭減少對我國不利的裁決。三是利用WTO等組織內有關機制,應對不合理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四是認真研究、應對部分發展中經濟體對我國的貿易摩擦。五是對我國采取不合理貿易摩擦的國家,在必要時采取報復措施。
第六,將短期政策與長期結構性政策相結合。利用金融危機的影響促進我國外經貿結構的調整。當前應該把握時機,通過采取差別性的財政、金融等政策,在穩定出口的同時,也盡量推動我國中長期貿易結構調整,包括促進加工貿易出口向一般貿易出口轉型,促進沿海地區出口向中西部地區出口轉型,促進貨物出口向服務出口轉型,促進數量型出口向質量型出口轉變,促進貼牌生產向建立自主品牌和營銷渠道轉型。(陳長纓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