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刺激“居民消費”為經濟增后勁
面對外需不足,除了依靠投資需求,切實擴大居民消費也成為政府一攬子計劃的著力點。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政府采取了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低保標準,擴大醫保覆蓋范圍,全面實施家電、汽車下鄉,減征小排量汽車購置稅等措施,并計劃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挖掘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帶動經濟實現新一輪增長。
莊健說,過去半年來,中國城鄉居民消費實現快速增加,表明政府大力度擴大消費的舉措正在發揮效果,尤其是“家電下鄉”以及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帶動中國8億人口的農村市場提前釋放消費潛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全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6329.6億元,同比增長13.9%,而縣及縣以下零售額為3013.6億元,增速高達16.7%。農村消費延續一季度增速首超城市的奇跡,再次高出城市近3個百分點。
在各項消費中,受政府扶持政策鼓勵,4月份國產汽車產銷雙超115萬輛,再次創出了月度新高,位居全球汽車銷量第一。4月份國房景氣指數也結束了持續10個月的環比回落,略升0.02點。前4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7.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9.3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拉動一、二線城市消費潛力,國務院日前還決定,中央財政安排70億元用于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據測算,這一政策有望拉動汽車和家電消費約5000億元。這是我國出臺的又一項旨在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舉措,對于經濟的拉動效果值得期待。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說,當前雖然受外部環境影響出口尚未復蘇,然而國內消費以及消費帶動的相關產業反彈,為中國經濟的上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消費潛力仍待挖掘 危機“倒逼”發展方式轉變
歷史經驗表明,外部經濟形勢嚴峻,會對經濟發展方式產生“倒逼”作用,為新一輪經濟增長打開空間。
面對金融危機,政府一方面通過擴內需穩外需,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另一方面,還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發展方式向消費驅動型轉變,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希望,不能再依靠出口和投資的驅動,而應啟動其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這不僅將給中國帶來新一輪增長,也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世界銀行中國和蒙古局局長杜大偉說。
不過,盡管當前全社會消費需求出現加速增長的好勢頭,但專家們表示,中國目前消費潛力仍有待挖掘,從長遠看,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莊健說,從投資需求看,目前中國經濟回暖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政府項目投資,民間投資受投資門檻和信貸等因素影響,很難進入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投資領域。
針對這一問題,最新公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研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石油、鐵路、電力、電信、市政公用設施等重要領域的相關政策,帶動社會投資。莊健認為,這無疑傳遞出一種積極信號,從長遠看,投資需求的進一步釋放以及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最終需要民間投資的跟進。
此外,與投資相比,目前消費需求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仍相對不足,社會保障不健全、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等問題依然制約著全社會的消費增長,尤其是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比城鎮居民落后至少10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認為,在現有支農力度基礎上,政府還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持。“農民的邊際消費傾向高于城市居民。隨著收入的持續增加,農民將收入用于消費的比例將越來越高。”
對此,杜大偉也表示,中國政府正將更多資金投向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領域,這將有利于消除低收入群體的后顧之憂,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擴大國內需求,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提供穩定的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