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1日電 海關總署11日發布數據顯示,1季度中國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27.9%,當前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出現企穩的三個主要特征。
據海關統計,今年1季度,我國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173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7.9%,降幅大于同期一般貿易降幅5個百分點,但較前兩個月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體降幅收窄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68.6億美元,下降23.5%;進口568.9億美元,下降35.7%;其項下累計貿易順差59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6%。
當前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企穩的三個主要特征
(一)加工貿易進口量降幅收窄。由于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市場的經濟仍處于衰退階段,受此影響我國加工貿易復蘇勢頭還不明顯,但3月份加工貿易進口量降幅呈現收窄態勢。今年3月份,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后,我國加工貿易實際進口數量下降27.3%,降幅比今年前2個月收窄9.5個百分點,可以預計未來我國加工貿易出口下滑勢頭將可能得到遏制。
(二)低價產品消費偏好增強,企業的短單和急單仍然較多。經濟下滑導致國外消費者更趨向于價格低廉的商品,對品牌和檔次的要求降低。加上我國不斷出臺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國內生產鏈條拉長,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中低檔產品在國際市場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加工貿易企業仍然能夠接到為數不少的短單和急單。據海關統計,今年1季度,我國有加工貿易進出口實績的經營企業4萬家,較去年同期減少7.2%,平均每家企業進出口規模422.3萬美元,縮小22.3%。
(三)企業的生產信心開始增強。近期,央行公布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我國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下降31.6%,比上一季回升1個百分點 ,企業家對今年2季度宏觀經濟偏冷的擔憂有所減弱。與此同時,隨著企業去庫存化的逐步完成,以及一系列擴大內需等政策的實施,企業接單生產的信心明顯增強。
此外,數據還顯示現階段我國加工貿易企業進出口存在的主要困難。
(一)增值稅轉型改革增加企業資金負擔。今年起,國家對企業新購設備增值稅實行“先征收后抵扣”政策。部分來料加工企業作為承接外商委托加工的生產單位,不具備獨立法人身份,無法對設備稅收進行抵扣;而出口型加工企業雖然具備抵扣渠道,但先征收的增值稅在很長時間內無法抵扣完畢。
(二)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明顯。此次金融危機波及面廣,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開始抬頭,今年2月份美國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中“購買美國貨”條款就帶有明顯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紛紛構筑貿易壁壘,如印度政府此前曾禁止部分商品目錄中的中國玩具進入印度市場,禁期為六個月;敘利亞政府也要求進口貨物在清關時必須持領事認證的發票,由于手續辦理時間長、費用高,直接阻礙了我國產品的出口步伐。
(三)人民幣匯率預期不夠穩定。當前出口企業對匯率敏感度較高,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直在6.83-6.84區間窄幅震蕩,在2月底連續5個交易日小幅下行后 ,離岸市場預期出現反轉,結束了過去6個月的貶值轉為升值 。由于企業對匯率的預期不夠穩定,訂單趨向以短期、小額為主要特征,一般不超過3個月,基本不敢輕易承接遠期、大額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