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相對較小
●金融體系相對獨立成防火墻
●經濟偏熱中和危機連帶影響
●全球對中國經濟增長有信心
由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了全球,影響深度和影響范圍越來越大。形成此次金融危機的成因,可以歸結為“金融創新擴張”經濟發展模式的崩潰。通俗地說,“金融創新擴張”具有“傳銷模式”的特征。所謂“傳銷模式”,就是設計一個宣稱能夠獲得高收益的投資,吸引大量投資者購入,而后用后期投資者的資金支付前期投資者的高收益,循環往復,直至后續資金難以為繼、或投資者信心不再之時,整個系統迅速崩潰。
從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金融創新擴張模式”的發展后果來看,應給中國經濟以下警示:一、金融規模超過實體經濟所需規模后,對經濟體系沒有正面意義,不可能提高資本流動效率,也不可能提高資本收益,只會加劇整個經濟體系的風險。各個層面的債務(政府債務、企業債務、消費者債務、金融機構債務)應限定在理性范圍。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應保持金融體系的獨立性,金融全球化應限于金融基本職能方面。金融投資活動的全球化,只能使先行國家“創造”金融衍生品圖利后進國家的圖謀得逞。如同傳銷過程中的少數上家獲得巨大利益,而眾多的下家則被套牢的狀況。國家層面的“傳銷”圖利模式,也不得不防。要與堅持金融過度擴張的金融體系相隔離,不參與其相關金融投資活動,也不相信其金融資產的實際價值。三、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回歸到基本職能。銀行自身也進行投資活動的話,必然導致金融資產過度擴張、金融資產“收益”不當提高,實質是對實體經濟收益、未來經濟收益的無形侵蝕。
此次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和沖擊。但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所受影響相對較小,成為“避風港”。一是由于中國金融體系與國際金融體系相對獨立,成為一道“防火墻”,且金融資產規模與實體經濟規模的比例,遠比金融發達國家低得多;二是中國經濟增長當時正處于偏熱狀態,此時遭遇金融危機的連帶影響,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中和作用,一方面使過熱狀態消失,同時也使之避免了金融危機雪上加霜式的影響;三是中國經濟當時正處于通貨膨脹狀態,與全球金融資產過度膨脹而導致的美元過度投放、與石油等資源的過度炒作有直接的聯系,當金融泡沫破滅后,這些因素自然消失,使得中國經濟的價格水平回歸合理狀態;四是飽受金融危機沖擊的全球經濟體對受沖擊相對較小的中國經濟增長有較大信心。
此次金融危機對于中國經濟的主要影響在于可能導致出口的負增長、投資增長的放緩以及外匯資產的貶值或損失。由于中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高達60%,無疑最大影響就在于出口方面。一方面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乃至衰退,導致出口需求的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是國內經濟體也沒有出口意愿,出口換來的外匯,既缺乏投資出路,還要承擔匯率貶值或外匯金融資產貶值的風險。所以,中國經濟應對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本手段只能是擴大內需。一是消費市場的內需擴大,要用財政手段支持和擴大居民消費;二是要讓實體經濟有一定的利潤空間而加速發展,可通過減稅、減息、有效融資等方式來實現。對于金融也不要因噎廢食,應圍繞實體經濟更有效率地滿足資金需求而進行金融創新;三是政府應加大基礎建設投資,促進需求與就業。但對于預期生產能力過剩的產業投資應謹慎;四是隨著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的落實,圍繞農村土地流轉等形成一種活躍經濟的新途徑,與之相關聯的農村金融活動可望得到大力發展,但應及時引導和規范。(鐘茂初 作者為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