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冰島總理親口發出“國家破產”的警告,人們發現,在金融風暴中破產的恐怕不止是金融機構,甚至還可能包括某些國家。
不少分析師擔心,冰島金融機構和企業影響力已遍布歐洲。 面臨“國家破產”的冰島一旦倒下,可能會在歐洲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當一個國家過度依賴金融業,它就仿佛是一個置身于巨大自由資本市場中的巨型金融機構,一旦泡沫被越吹越大最終爆裂,那么“公司破產”就等同于“國家破產”。
冰島這個小國在過去10多年來走的金融發展之路,并不是獨家專利,其他諸如比利時、荷蘭等國都有金融業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不同步的情況存在。
為了避免步冰島后塵,這些國家已經相繼采取了一些措施。10日,比利時政府就在布魯塞爾宣布將采取一攬子金融市場穩定措施,以確保各銀行企業的正常運作以及提升市場信心。日前,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三國政府還宣布,將向比利時最大金融機構富通集團(Fortis)旗下銀行在三國的分支機構共注資112億歐元(約163億美元),以避免該集團破產。
在亞洲,由于韓國的經常項目逆差為亞洲地區最高,其銀行的貸存比率在亞洲地區也最高,達到136%,大大高于亞洲地區82%的平均水平,而韓元也已經暴跌到接近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最低點水平。為此,西方媒體發表文章稱,韓國將成為“亞洲版冰島”。但韓國總統李明博駁斥了韓國面臨金融危機重演的說法。
不過,這些與冰島有著類似情況的國家所推出的救市措施能否見效?他們會否真的步上冰島瀕臨“國家破產”的后塵?值得人們警惕和關注。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