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昨日表示,和上一輪通脹主要來自需求擴張相比,本輪通脹具有較明顯的供應沖擊色彩。
高善文在2008中國(北京)期貨暨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說,中國在2004年、2007年至今出現了兩次明顯通脹,二者相似之處首先是通脹水平快速上升,且突出表現為食品類價格急速上升;其次是GDP縮減指數大幅上升,2008年的GDP縮減指數比2004年要大得多;再次是國內通脹都伴隨著國際產品價格上升;最后是政府都采取了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
他說,本輪通脹具有較明顯的供應沖擊色彩:一是國際商品價格飆升,突出表現為原油、鐵礦石、大豆等大漲,對這些行業的盈利、產出造成壓力;二是來自其他一些重要行業的供應能力放慢,可能落后于需求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貿易條件惡化可以認為是本輪經濟增長減速的主因,從構成中國貿易條件惡化的條件來看,原油、鐵礦石、大豆、有色金屬礦等四類基礎商品價格變動難辭其咎。
他說,如果未來某個時候流動性供應可以恢復,同時流動性需求得以下降,那么股市有望出現明顯的抬升過程。但流動性供應上升,同時整體經濟增長對流動性需求下降似乎不太可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研究部部長余斌認為,從生產穩定和提高農民收入的角度來講,當前物價上漲有合理有利的一面。
他表示,由于可通過國內需求擴張來彌補外需下降,2008年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維持在10%左右不會有太大問題。但由于“翹尾”因素影響,加上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漲及國內自然災害因素的綜合作用,要把CPI漲幅控制在4.8%左右難度很大。□本報記者 胡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