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以來,全球各地已經有37個國家爆發糧食危機。但奇怪的是,2007年世界糧食總產量不僅沒有減少,相反還比2006年增長4.6%。那這看似突如其來的全球糧食危機究竟因何而起?
糧食危機已經席卷了第三世界國家:1億人面臨饑餓,37國被曝糧食儲備不足。
像瘟疫一樣四處蔓延的糧食危機,很容易勾起人們對大饑荒的恐怖記憶。4月30日,秘魯1000多名婦女聚集在國會門口,擊打空罐和空盤子,要求政府“想想辦法”;在非洲多哥首都洛美,傳統食品玉米面團的大小已從“大拳頭”縮水成“小網球”,售價卻翻了一倍;在喀麥隆首都雅溫得,政府工作人員將一日3餐減為兩餐;在孟加拉,大米的價格比去年上漲了一倍,政府勸民眾多吃馬鈴薯。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4月中旬估計,世界糧食儲備降到30年來的最低點,只夠維持53天(去年初的數字為169天)。為何很多國家的糧倉突然空倉,糧食究竟都到哪里去了?
布什怪印度多吃糧
5月2日,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經濟研討會上,布什就當前的糧食危機發表看法,稱印度對糧食需求與日俱增,釀成了如今的危機。他說:“印度有3.5億中產階級,比美國的總人口還多。這些人有錢了,就要吃更好、更有營養的食物。他們對糧食的需求增加了,就導致了全球糧食緊張,糧價上揚。”
被布什言論激怒的印度各黨派空前團結。3日,印度共產黨總書記卡拉特毫不留情地回應:“在印度,尚有數百萬人食不果腹,布什說這種為富不仁的話哪里是傷害,簡直是侮辱!布什就是要讓發展中國家的人繼續忍饑挨餓,讓印度人吃不飽飯!”
4日,《印度時報》在頭版刊登了世界各國人均食品消費表。根據該表數據,美國人每年的主要食品消費量是印度的5倍多,是歐盟的兩倍,是中國的3倍!《印度時報》說該圖表數據來自美國農業部。
實際上,據歐盟委員會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由于近年來農業發展迅速,印度已從糧食進口國轉變為糧食凈出口國。據4月27日消息,印度農業部副部長辛格稱,2007至2008年度,印度糧食產量預計比需求超出1320萬噸。而另一人口大國中國,不僅能滿足糧食的自給自足,而且早在1997年,就從糧食凈進口國變成糧食凈出口國。
在印度財長奇丹巴拉姆看來,布什此番言論是在掩飾自己的過失。在過去的10年里,布什政府一直大力支持生物燃料的研發和推廣。奇丹巴拉姆認為:“說得溫和一點,(將糧食作物轉化為生物燃料的做法)是愚蠢的,說得重一些,這是對人類的犯罪。”
糧食被“燒”掉了?
來自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稱,給一輛SUV車加滿生物燃料,所需的糧食相當于一個人一年的口糧。
中國科學院院士石元春在回顧世界生物燃料發展時,講了美國的情況:克林頓在任時,曾提出2012年計劃——這一年美國生物燃料產量達1670萬噸,布什上任后,將它加碼到2250萬噸,拔高近40%。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專家魏亮介紹說,2008年,美國用于制造生物燃料所需的糧食將達到1.14億噸,占今年美國糧食總產量的28%。2002年時這一比例僅為11%。由于主要使用玉米提煉工業酒精,美國農民因此會更多種植玉米,減少小麥和大豆等作物生產。
不僅美國,歐洲、巴西、日本等國都在積極推行生物能源計劃,且規模龐大,進展迅速。
聯合國新任食物權問題特別報告員、比利時人德許特說:“美國和歐洲設定的生物燃料生產目標不負責任。”他說,生物燃料“只服務于極少數游說者”。
英國《金融時報》4月16日撰文認為,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全球消除饑餓所需填補的糧食缺口僅0.5億噸。而2007年全球糧食供給并不比前一年少,那么這0.5億噸的糧食到哪里去了?一個數字值得注意,2007年全球用于生產燃料的糧食超過1億噸。文章作者認為恰恰是這1億噸,打破了世界糧食平衡。
美國《世界日報》5日報道,包括美國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在內的24位美國參議員2日致函環保部門,要求擱置布什政府的乙醇增產計劃。
糧荒富了糧商
趁糧食危機大搞投機謀利的機構也活躍起來。
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國際游資急于尋找出路,風險低、價格上揚的農產品期貨成為金融大鱷的盤中美餐,一些定價權部分轉移到了它們手中。聯合國新任食物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德許特2日提出,應譴責國際社會對“糧食投機”行為的漠視,他說,可以預見,投資者在股市疲軟時可能轉向初級產品市場,糧食成為絕佳的炒作對象,“但國際社會并沒有針對這類投機活動采取措施”。
另外,德許特還批評美國孟山都等農業巨頭掌握全球使用最廣泛的種子、除草劑專利權。他說:“這些公司攫取暴利,卻讓農民買不起生產資料。我們需要考慮改變知識產權規則了。”
據英國媒體報道,美國孟山都、嘉吉等公司確實在這場泛濫的世界糧食危機中賺得盆滿缽滿。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孟山都公司凈收入1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嘉吉公司也不甘落后,同期凈收入增漲86%。此數據一經公布,立即有國際組織譴責發的是不義之財。
但嘉吉等公司解釋說,現在的滾滾財源來自“過去7年來超過180億美元的不懈投入”。在生物科技領域,研發費用確實一貫高昂,嘉吉公司曾為開發一款除草劑投入數十億美元,而更多的研發項目則胎死腹中,連一美元的利潤都沒有產生。(劉信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