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商品超過600種
為了及時引導市場供求的平衡,商務部對全國600種消費品、300種生產資料進行監測,在1000個大型肉類屠宰場有監測網絡。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司長房愛卿說,最近商務部對600種消費品進行了調查,其中供求平衡的商品逐步增多。
他說商務部對保障市場供應工作非常重視,第一個是加強市場監測,建立了城鄉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共有20600家企業,涵蓋全國31個省區市、285個地級市、700多個縣,監測的商品有600種消費品、300種生產資料,通過及時監測,從媒體向外發布信息,引導市場供求的平衡。第二,加強了產銷銜接。第三,通過儲備來調節,包括儲備肉,在雨雪災害當中,通過儲備肉保障了一些地方的市場供應,效果明顯。第四,通過進出口來調節。第五,保障監管市場的秩序,商務部有一個整規辦,加大了市場秩序的整頓工作。
大中城市都有必要的蔬菜儲備
談到商品供應和儲備的問題,陳德銘表示目前中國采取的方針政策是“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并不是全部由中央來承擔。所謂菜的供應,主要由各市的市長負責,要從財政收入里安排一部分錢調節“菜籃子”的供應,所以大中城市都有必要的蔬菜儲備。包括耐儲備的土豆、洋蔥、圓白菜,也包括新鮮蔬菜的儲備。“這些儲備不是儲在倉庫里,是儲在農民的大棚里,根據市場投放的需要給予農民補貼。”“米袋子”是省長負責制,要對他管轄范圍內糧食價格的穩定和品種的保障供應負責。
陳德銘說,在這兩個體系下,中央政府部門又對糧食、肉類、油料進行中央儲備,在一些省市發生困難的時候,會及時地調撥,幫助解決問題。但是責任主要在省和市兩級,中央是幫助調節余缺。
中國出口日本食品質量有保障
在回答日本記者提出的中日貿易摩擦問題時,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王受文稱,中國出口到日本的食品整體上質量是非常好的,并且價格也極具競爭力,只占到日本當地生產的產品價格的1/2到1/3。王受文說,日本已經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兩國之間的貿易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就中日食品貿易而言,中國食品出口的1/4到了日本的市場。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食品貿易可以說是互補的,滿足了日本廣大消費者的需求,今天日本餐桌上的大蒜、花生、蘑菇,90%來自于中國。
中國向世界上其他國家出口食品,包括向日本出口食品,都是要經過國家質檢總局進行注冊的。出口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也需要經過國家質檢總局進行備案,這些措施保證了中日食品貿易質量上是沒有問題的,中國產品、中國食品是絕對可以放心吃的,是值得信賴的。 (記者廖雁邵澤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