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鋼材市場價格上漲50%以上,生鐵采購價漲了50%以上,受此影響汽車等相關產業風聲鶴唳。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遼寧曙光集團董事長李進巔透露,他已代表遼寧當地的數十家一、二、三級零部件供應商企業向全國人大遞交了一份建議,呼吁政府部門合理控制資源型產品價格持續上漲。
鋼材等產品價漲五成以上
汽車業是鋼材消費的主要行業之一,在整個汽車生產過程中,鋼板的使用達到50%,各類鑄鐵件的使用占20%-30%,鋼材總消耗要占到所使用原材料的70%。
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價格的上漲幅度已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企業可以承受的能力。
當天李進巔向記者出具了一份統計資料。根據資料,從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價格飆漲狀況一目了然。
鍛造企業使用生鐵的采購價格在短短的10個月時間里,價格竟同比增長51.6%;汽車用的圓鋼在一年左右時間里,價格同比增長59.2%;汽車大梁板用的510板材一年左右的時間價格同比增長33.2%;同時,汽車懸架用的STE285板材,同比增幅也在16.5%左右。更有甚者,部分鋼鐵企業的銷售價格甚至每月漲幅達600-700元/噸。
上漲原因一方面由于鋼材、生鐵、焦炭等資源型產品價格短缺內的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制造型企業產品銷售價格無法同步上升,這直接導致下游企業的利潤大量向上游產業轉移,汽車零部件企業陷入“痛苦增長”的境地。
部分企業瀕臨破產
原材料持續上漲促使成本的提升幅度已經大大超過產品銷價的增長幅度,一旦突破零部件企業承受的極限,部分企業就將面臨破產的危險。
以汽車零部件行業為例:經初步統計,僅2007年一年,由于原材料的漲價,三級供應商(鑄、鍛件企業)的成本增加幅度在80%左右,而其售價僅提升20%;齒輪、半軸等二級供應商的采購成本分別同比增長8.7%、26.6%,而其售價僅增長7.1%和0.9%;驅動橋企業的采購成本分別同比增長10.7%,其售價也僅僅增長1.4%,懸架橋供應商采購成本增加13.0%,但售價反而降低了3.3%。
李進巔表示,由此可以看出,銷售價格的提升根本無法彌補原材料上漲的成本壓力,即使這些企業從管理、生產、技術等方面入手,不可能無止境地降成本,企業的承受能力最終還是有限的。如果原材料的價格再無序地漲下去,大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都將無法生存。
“有的供應商說,如果再漲到6月份,他們就承受不住了,到時候可能拒絕供貨,那對于整車企業就有停產危險了?!崩钸M巔表示,整車企業也在想方設法轉移成本,一方面轉移給供應商,另一方面通過減配等隱性漲價手段解決。
記者了解到,整車行業因用鋼量不同,承受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也不同。公交客車生產企業承受的壓力較大,原因在于用鋼量不同。每臺轎車用鋼約1噸左右,大概占整車成本的5%左右;而輕型載貨車用鋼則在2-2.5噸左右,占整車成本的30%左右;重卡、客車用鋼量則更大。不僅如此,公交客車用戶“點單式”采購配套件,以及分期付款等原因,致使客車行業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目前全國各大營運公司都采取招標的采購方式,各大汽車廠商為了爭取訂單,都盡量壓低自己的價格,幾乎無利可圖。
李進巔表示,我國80%以上的公交制造企業都存在虧損的現狀,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象。
呼吁政府干預
李進巔表示,他提交這個建議,不是為他自己提的,是在遼寧數十家零部件供應企業的囑托下形成的一份重要建議。他說,希望這份建議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重視,使得原材料價格高企的現狀有所緩解。
據悉,目前這份三頁紙厚的建議已由全國人大轉給了國家發改委。發改委尚未對此建議作出答復。
興業證券分析師表示,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汽車整車的銷售價格將近一步走低。若原材料價格還這樣無節制地漲下去,再加上勞動力、土地、物流成本及其他重要資源價格保持在高價位運行,這都將對中小汽車企業的生存產生重大打擊直至虧損破產。
根據李進巔的調查,自2003年初以來,原材料占總成本六七成的鑄造業已虧損了200億-300億元。“此行業虧損不僅僅是企業自身危害,更會侵害到這個行業400萬左右從業人員的切身利益,導致下崗或失業。”李進巔表示。
李進巔透露,一些中小地方性資源型原材料生產企業,由于采取的是經營承包模式,相互之間溝通后,任意提價,趁機發“困難財”,嚴重影響市場價格秩序。他在《建議》中寫道:“建議從源頭上合理控制汽車原材料(鋼材、生鐵、焦炭等)的持續上漲,緩解企業的生存危機;由于我國汽車零部件在國外還有一定的成本優勢,建議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加大對汽車零部件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