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CPI上漲較高主要有三個因素:春節前夕食品類價格都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發生罕見雨雪冰凍災害;去年1月CPI基數較低,2007年1月CPI漲幅僅有2.2%。多重因素疊加導致1月份CPI上漲創新高。
“2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速可能接近兩位數,根本性的通脹壓力仍十分顯著。”在達7.1%的1月CPI增速創下11年新高之后,高盛昨天又拋出了一份近似危言聳聽的最新預測。其中,1月豬肉價格上漲幅度竟然達到了58.8%。自稱是“加息鷹派”的渣打中國研究部主管王志浩昨天向早報記者表示,今年三季度前加息次數可能達到4次,“最近一次就在眼前”。
1月CPI漲7.1% 雪災凍死豬,肉價狂飆
繼前日公布了創下三年新高的1月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增速之后,國家統計局昨天又公布了創下11年新高的CPI增速。數據顯示,1月CPI上漲了7.1%,符合此前的市場預期。
由于1月中下旬國內較大范圍發生雨雪冰凍災害,電力短缺,交通運輸受阻,這使得部分地區物價受到很大影響,尤其是食品價格。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食品價格恰恰是推動物價上漲的主要力量,1月同比上漲了18.2%之多。
在各類食品中,1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8.8%尤為醒目,徹底擊碎了此前市場關于肉價將在今年年初出現拐點的預測。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集市的監測結果,今年1月豬肉價格只有3天環比略有下降,兩天環比持平,其余20多天都在上漲。而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上周曾表示,雪災肯定會對中國的食品價格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雪災中一些豬被凍死,豬肉價格今后會在目前的價位上保持高位運行,可能略有上漲”。
同時,糧食價格也上漲了5.7%,油脂價格上漲37.1%,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41.2%,鮮蛋價格上漲4.6%,水產品價格上漲8.7%,鮮菜價格上漲13.7%,鮮果價格上漲10.3%。
除了食品類價格上漲較快外,居住類價格同比上漲6.1%。煙酒及用品類價格、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和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幅度都不大,分別為2.1%、2.1%和3.2%。新華社發表評論稱,“這說明控制物價上漲的關鍵,在于控制食品漲價。”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昨天對新華社表示,今年1月份之所以CPI上漲較高,主要有三個因素。第一是春節因素。按照往年的慣例,春節前夕食品類價格都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今年春節在陽歷2月,價格因素集中反映在1月份。第二是在1月份發生的罕見雨雪冰凍災害因素。第三與去年1月CPI基數較低有一定關系,2007年1月CPI漲幅僅有2.2%。多重因素疊加導致1月份CPI上漲創新高。
姚景源強調,今年全年CPI走勢可能會呈現出前高后低的態勢。隨著國家各項調控措施的逐步到位和發揮作用,預計下半年CPI漲勢會趨于緩和。
2月CPI高看“兩位數” 物價可能演變為“螺旋式”上漲
不過,市場分析人士對短期的通脹數據并不樂觀。“CPI在一季度可能連創三次新高,2月份CPI將上漲約7.8%,到3月份預計超過8%。”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昨天撰文指出,由于1月份的CPI統計只考慮當月平均與上月平均的比較,而雪災(主要集中在1月底)帶來的對食品價格的推動將更多地反映在2月CPI數據中。
馬駿認為,從農產品價格向加工食品的價格傳導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也會進一步推高今后一兩個月的CPI。“1月份的PPI增速創下3年新高也說明,成本推動通脹的壓力已經超出了農產品的范圍。”馬駿強調。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也表示,雖然前期CPI的增速加快主要受到食品價格上漲所推動,但近期PPI的表現暗示,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壓力也在逐漸上升,這同樣可能最終影響到CPI的表現。
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曾早在一周之前就準確無誤地預測出1月CPI增速,她昨天對2月CPI增速的預測近乎危言聳聽,“CPI增幅可能會大大高于7%,甚至有接近兩位數水平的可能。”梁紅強調,價格指數在價格急劇變化的時期普遍有滯后傾向。
馬駿則指出,目前最大的風險在于,當“預期”成為較為重要的價格上漲動因時,物價走勢可能演變為“螺旋式”上漲。“我們對國際經驗的研究表明,當CPI指數進入7%至15%的‘危險區’時,出現恐慌性購買與囤積商品的可能性將明顯加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通脹原因中的60%是對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期所導致的。(來源: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