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在華重組、兼并或者合資組建造船企業、船用低中速柴油機生產企業以及曲軸制造企業,須由中方控股,外資持股比例不能超過49%,而且合資企業須建立技術中心,消化吸收外方轉讓的技術。
昨日,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這是即將發布的《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中所明確規定的。此舉將有利用于中方吸收外方的技術、管理等先進經驗,使我國能自主掌握船舶工業發展的主導權,加速提高民族船舶工業的競爭力。
中方持股不低于51%
國防科工委系統工程三司副司長、船舶行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張相木在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并接受提問時透露,近期該《規劃》將由國防科工委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
《規劃》將要求,新建造船(含分段)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機及曲軸中外合資生產企業,中方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1%,而且合資企業須建立技術中心,消化吸收外方轉讓的技術。
《規劃》還規定,境外企業、境內外商企業、外資控股的合資企業重組兼并境內造船企業和船用低、中速柴油機生產企業,視同新建合資企業。
股份、市場換技術
天相投資的分析師認為,由于我國船舶生產企業存在著優勢產品產能不足、技術水平低、自主研發能力弱、沒有自主品牌產品等問題,《規劃》此舉就是通過股份、市場換技術的方式,引入外資,這有利于中方吸收外方的技術、管理等先進經驗,加速提高我國民族船舶工業的競爭力。
張相木也表示,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影響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行業自身自主創新能力弱、配套業發展滯后、增長方式較為粗放等深層次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目前,我國在船舶性能和結構設計技術方面與先進造船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許多關鍵技術至今還處于空白或落后狀態。
在配套產品上,迄今為止,尚無為出口遠洋船配套的自主品牌。而配套產品零部件國產化率較低,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的配套能力明顯不足。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
對于船舶配套業,張相木稱,在積極引導外資進入的同時,也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快建設船舶配套園區,打造配套生產基地。
記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重點規劃建設以大連、葫蘆島、青島為主的環渤海灣,以上海、南通為主的長江口,廣州為主的珠江口地區三個現代化大型造船基地,并兼顧其他船舶工業發展。
張相木說,《規劃》中確立了建設這些大型造船設施核準條件,民資造船的發展方向主要是中小型船舶和特殊用途船舶。
2010年目標確定
目前,我國船舶制造和管理技術落后,信息化應用水平低,造船企業平均生產效率約為韓國、日本的1/6,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低勞力成本優勢。
盡管船舶工業劣勢明顯,但《規劃》仍然明確提出了我國船舶工業到2010年的發展目標。目標指出,到2010年,我國自主開發、建造的主流船舶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產量1700萬載重噸;船用低、中速柴油機年生產能力分別達到450萬千瓦和1100臺,基本滿足同期國內造船需求;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船用設備專業化生產企業,本土生產的船用設備平均裝船率達到60%以上。
另外,我國對船舶工業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深海資源開發裝備技術的研究也開始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