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怕得罪人”著稱的中國“鐵面審計長”李金華27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掀起新一輪“審計風暴”。他在今年的審計報告中繼續揭露中央部門在執行預算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也將重點向預算執行的制度建設傾斜。
此間立法人員表示,一年一度的“審計風暴”從揭露問題向更多地推動制度建設轉向,對促進中國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并最終提高執政水平和推動反腐敗斗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李金華在報告中稱,在對48個中央部門去年執行預算的審計中,發現違法違規金額55.1億元;發現預算編制不細化、批復不及時等預算及財務管理不規范的金額658.58億元。但是,在去年新發生的違法違規金額8.65億元,僅占審計當年資金量的0.6%。
同時,去年在全國范圍內審計發現的106起重大違法違紀案件線索,有關部門正在認真查處,已有176人受到處理,其中中央部門12件,涉案人員25人。而去年的審計報告說,有762人(次)因為上年審計報告發現的問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李金華把這一重要變化歸功于中央部委“內部管理進一步加強”。由于多年來不斷加強的審計監督,他說,“各單位已經學會更好地執行財經法規”。去年審計的48個中央部門近兩年制定和修訂財務管理制度139項,許多部門還對本系統的財務狀況進行了自查自糾。
事實上,李金華自1999年6月首次向立法機關作審計報告以來,一大批中央部門的財務問題一年一度地被公開披露。本月早些時候,李金華公開表示,“我得罪的99%以上都是好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部門和地方的財經管理、支出方面出現問題,未必是那些部長、省長、市長的品行存在問題,而主要是相關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此間媒體也發表評論說,整肅政府財經秩序,倚賴的不是好人而是更完善的財經制度,或者說,依靠的是好的制度塑造出遵紀守法的好人。否則,“審計風暴”年年刮起,公共財政漏洞年年依舊。
今年審計報告揭露的中央部門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挪用資金用于本單位辦公樓建設,隱瞞收入、虛列支出,以及不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規定等。李金華指出,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部門預算改革沒有完全到位、預算編審機制不夠健全、有些單位依法理財意識不強,制度不健全、內控不嚴格等。
李金華27日在報告中還聚焦了中央預算管理的一大制度性漏洞:地方財政對中央稅收返還和補助收入預算編報不完整,致使大批預算款執行脫離監督。去年被審計的20個省區市,有4200多億元此類資金的使用“實際上脫離了省級人大的審查監督”。此外,財政部和發展改革委在下撥預算資金時存在內容交叉、資金多頭審批安排的現象。
同往年一樣,審計報告涉及了一批重大專項財政資金的審計和調查。對高等級公路建設的審計與2000年相比,違規資金、拖欠工程款問題初步得到遏制,挪用建設資金等明顯減少,但仍有20個項目存在執行招投標制度不嚴格的問題,有些涉嫌幕后交易和商業賄賂,影響工程質量。
李金華針對以上漏洞和問題,提出一系列整改意見,其中包括:鑒于目前中央補助地方支出已占中央財政總支出的57%,占地方財政支出的45%,因此改進中央補助地方支出預算編報方式迫在眉睫,以使所有公共財政資金置于監督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