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六條措施以來,外界一直期待著各部委出臺具體的調控措施。昨日,針對過快的信貸增長尤其是房地產信貸的增長,銀監會提出了提高投資購房首付比例、限制房地產開發貸款等多項措施。這些措施的出臺標志著“國六條”進入了具體的操作階段。
嚴控貸款總量和信貸增長
銀監會的政策有非常明確的指向,一是嚴格控制貸款總量,使信貸投放能夠平穩增長,為此,銀監會將貸款投放與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聯系起來,并明令停止投放打捆貸款;二是通過控制房地產信貸的過快增長來調控房地產市場。
銀監會的政策措施是對癥下藥,有很強的必要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快速增長,其中4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3172億元,同比多增1750億元,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信貸增長中最為突出的是房地產業。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2%,其中增速超過30%以上的城市有12個,最熱的北京、環渤海和珠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房價,有些漲幅超過10%。
據了解,今年以來信貸增長過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商業銀行與各地政府簽訂了大量的授信協議。針對這種狀況,此前五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停止這種打捆貸款的增長。此次銀監會再次強調,要清理和規范各種打捆貸款。這項措施可以說是切中要害,有助于緩解過快的信貸增長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將量化的監管指標引入信貸增長的調控當中來,要求資本充足率在8%以下、撥備覆蓋率低于70%的商業銀行,要嚴格控制貸款投放速度。通過對商業銀行的主要指標進行嚴格控制,借助“指標監管”,可以起到限制信貸過快增長的效果。
提高投資購房首付比例
調控房地產信貸增長是銀監會此次出臺措施當中的重要內容,這也是“國六條”確立的調控方向之一。銀監會要求大幅度提高投資和投資性購房貸款需求的首付比例,將房地產開發貸款的風險權重提高,這些調控措施把“板子”打到了導致房貸過快增長的罪魁禍首身上,即投機性購買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快速增長,同時又保護了真實購房需求者的貸款需求,從而起到“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調控效果。
銀監會的政策導向非常明確,即通過限制房地產信貸的過快增長來配合房地產調控。應該說,從控制信貸供給的角度來看,銀監會的措施必將起到較好的調控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信貸增長尤其是房地產信貸的過快增長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銀監會只是從防止不良貸款反彈、控制銀行風險的角度出發制定政策,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信貸過快增長的問題,還需要盡快改變過于寬松的貨幣市場環境,這顯然不在銀監會的職責范圍之內。
監管部門的政策是對癥下藥,但能否藥到病除還要看各商業銀行的執行效果。一個大的背景是,隨著商業銀行改制上市逐步完成,股東對于銀行的盈利要求越來越高,在缺乏有效盈利手段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顯然不會輕易放棄房地產貸款這塊市場,由此給調控效果帶來的影響值得相關部門注意。
在此次出臺的政策當中,銀監會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要求商業銀行優化貸款結構,大力開拓中間業務,擴大小企業貸款、消費信貸和銀團貸款。房地產調控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國六條”措施當中,控制信貸增長只是調控的措施之一。銀監會的政策出臺,為貫徹落實“國六條”開了一個好頭,業界期待著更多的細則盡快出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