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石油業國際產業投資聯盟”倡導和推動的“股權換油源計劃”在印度尼西亞、中東地區獲得了6個石油區塊,總價值達4億多美元。
記者了解到,該“中國石油業國際產業投資聯盟”系原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副會長崔新生在脫離石油商會后發起并主持運作的一個產業基金,目的是為欲走出國門尋找油源的中國民營石油企業搭建一個與海外油商合資合作的平臺。所謂“股權換油源”計劃正是在這一主導思想指引下產生的,即中、下游民營油企通過置換部分股權,從周邊及石油輸出國家企業換取穩定持續的能源供應,形成集合投資效應。
來自媒體的信息顯示,目前申請加盟“中國石油業國際產業投資聯盟”的企業已經有50余家,加盟成員企業資產涵蓋港口碼頭倉儲及加油站、煉化、油田勘探等領域。
有知情者向記者透露,“中國石油業國際產業投資聯盟”此次獲得的6個區塊都屬于未勘探開發區塊,因此這類投資帶有風險投資的意味。“據說2007年底能夠實現大規模開采,但究竟能出多少油目前還是未知數。”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即便這些油田區塊實現開采后能獲得穩定產量后,要想進入國內市場目前還存在種種難題。畢竟目前國內擁有非國營貿易原油配額的民營企業屈指可數。
“正是基于這些原因,我認為‘股權換油源’不太具有可操作性,因為目前還無法破解原油進口過程中的政策瓶頸。”5月8日石油業內專家、北京異構咨詢公司副總經理陳薇接受記者采訪時稱。
光彩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靖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光彩能源有限公司已經向中央有關部門遞交了一份報告,欲通過變通的方式解決配額問題,但目前尚未得到答復。
光彩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清潔能源研發生產,由于背靠中共中央統戰部,擁有海外油源及相應供給渠道,因此成為“股權換油源”的出讓油源一方,而國內眾多擁有加油站、油儲設施的民營企業則處在出讓股權的一方。
“由于國內非國營貿易的原油進口實行配額制,且所有進口原油必須交給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因此解決民營石油企業現有危機應從如何打破配額限制方面著眼。”陳薇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