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民幣作為交易媒介、儲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我國周邊接壤國家和港澳地區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中國人民銀行的調查結果表明,2004年末,人民幣現金在周邊接壤國家和港澳地區的滯留量約為216億元;全年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出入的總流量為7713億元,凈流出量為99億元。
來自中國社會科
學院的何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李婧等金融專家認為,人民幣跨境流通是市場需求驅動的必然結果,近年來人民幣跨境流通的動機日趨復雜,從簡單的交易需求擴大到了交易、投機、價值儲備等多重動機。
由于目前境內外人民幣不能通匯,大額特殊運鈔手續繁雜,所以人民幣現鈔出入境主要是通過非金融渠道,主要方式是出入境人員合法攜帶和跨境非法走私攜帶。但因目的不同,人民幣跨境流通的途徑呈現出多樣性。
渠道一:近年來,隨著整體經濟實力的發展和邊境貿易政策的推出,我國邊境地區與周邊接壤國家的邊境貿易快速增長,這是帶動人民幣境外流動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結果顯示,由于人民幣幣值保持穩定、匯率風險低,人民幣結算在中蒙、中越邊境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擴大,有的地區甚至超過90%。
《環球》雜志記者在與我國廣西、云南接壤的越南、緬甸口岸看到,商家在開展邊境貿易時基本上都是用人民幣結算,一些大型商場的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
渠道二:境內居民出境旅游、探親消費包括出境繳納關費、境外旅游消費支付等,其中數量較大的是以人民幣支付境外團費。《環球》雜志記者在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國家的主要城市看到,餐館、旅店、商場對中國游客用人民幣直接結賬并不排斥,甚至在醒目的位置標出當日的人民幣匯率。
渠道三:境外投資、項目承包等人民幣資本流出。盡管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主要以貨物貿易為主,但私營企業向境外直接投資建廠的情況也有所增加。
據了解,在越南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有一些中國民營企業家已經投資建廠,但為了規避政策風險和各種費稅,他們往往尋找一個當地的合作伙伴并以他的名義登記注冊。這部分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幣不僅數額大,而且非常隱蔽。
渠道四: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地攤銀行”、地下匯兌等非正式金融組織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和地下匯兌等業務,將人民幣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進行買賣,為人民幣在當地的流通使用提供了市場安排。
早在 2002 年,越南官方已開始給中越邊境“地攤銀行”發執照,使其走向合法化。目前,在中越邊境的“地攤銀行”約有600多家,每家周轉人民幣現金均在100 萬元以上,在邊貿結算和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渠道五:賭博和毒品交易等非法活動也導致人民幣大量流出。據公安部門披露,我國境內的不法分子在境外賭博、走私、購買毒品基本上都采用人民幣支付。目前,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等國家境內都有專對中國居民開放的賭場,一些貪官也往往會把贓款拿往境外賭博或洗黑錢;邊防緝毒案件中查獲的毒資中也有數額巨大的人民幣現金。
一些金融專家認為,從整體上看,大量的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利大于弊,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有利于推動和擴大雙邊經貿往來,有利于推動我國倡導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然而,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對我國金融監管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首先,在港澳地區與虛擬經濟相伴的人民幣流通,對內地相對封閉的金融體系帶來一定沖擊:由于人民幣在港澳的實際完全可兌換,人民幣資產有可能通過各種渠道進入這里后間接兌換成國際貨幣進一步轉移,這在相當程度上規避了內地的各種管制;港澳地區在確定人民幣匯價時,與內地存在差異,會對內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造成干擾和壓力。
調查結果顯示,港澳地區是人民幣現金流量最大的地區,2004年人民幣現金流出到港澳地區的數量約為3798億元,回流到內地的約3724億元,流出入總量約為7522億元,占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出入總量的97.5%。
其次,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雖不涉及匯兌問題,卻涉及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的交易,這給我國的金融外匯管理帶來一定影響,助長了非法外匯交易,加劇了內地資本外逃,擴大了國際收支統計誤差。
專家一致建議,我國應采取適當措施防范和減少負面影響,一方面要有效監測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對我國的國際收支和國際投資頭寸的影響,創造條件促進人民幣現金有序地跨境流動;另一方面要與更多的周邊國家建立和深化雙邊貨幣進行邊境貿易結算的機制,創造條件為人民幣在周邊接壤國家和地區實現國際化奠定基礎。(記者/李嘉 李倩)
新華網 2005年12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