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調控經濟運行的兩大重要政策工具之一。從今年開始全新實施的穩健的財政政策,配合以穩健的貨幣政策,奠定了2005年經濟運行的主基調。
在2004年12月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根據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和鞏固宏觀調控成果的要求,2005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意味著,實施7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正式退場,取而代之的是穩健的財政政策。
穩健財政政策的全新登場,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相攜手,標志著國家在經濟政策調整上邁出重要一步。穩健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既不擴張,也不緊縮,在預算收支上“有保有控”,保持基本平衡。
根據安排,2005年長期建設國債由上年的1100億元調減到800億元;全年財政赤字由上年的3198億元減少到3000億元,凈減少198億元。國債規模和赤字的“雙減”,成為積極財政政策轉為“穩健”的顯著不同之處。
作為自1997年開始實施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至今已達8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是指要適當增加貨幣供應量,把握好金融的調控力度,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銀行既要堅持商業信貸原則,保證貸款質量,防范金融風險;又要努力改進金融服務,拓寬服務領域,運用信貸杠桿,促進擴大內需和增加出口,積極支持經濟增長。
在前兩年間,隨著積極的財政政策的逐漸淡出,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擔當了重要的角色。提高利率,再到適當控制銀根,進而2005年7月進行匯率政策調整,貨幣政策在這兩年中異常活躍。
根據央行安排,在下一階段仍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政策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注重預調和微調,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和價格水平的基本穩定,支持經濟的協調與平穩增長,維護金融穩定。(記者張旭東、張曉松)
新華網 2005年1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