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4月,一份以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主要考核指標的“長三角百強民營企業競爭力排行榜”將正式出爐,這是記者從10月26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長三角發展與機遇論壇”上獲得的最新消息。
民營企業競爭力評審委員會(上海社科院牽頭成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該評價體系中,除了企業市場業績、運營狀況、擁有資源、所處的行業或區域位置等企業常規競爭力標準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標準放到了最重要的考核位置。
據介紹,核心競爭力往往包涵企業文化的先進性、企業內部機制的健全性、企業經營團隊的協作和默契程度,以及企業家個人素質等等。核心競爭力從本質上是企業各種資源、能力的整合。
本屆長三角發展與機遇論壇上,論壇主辦方公布了該榜候選名單,其中顯示,長三角329家民企榜上有名,其中浙企保留著民營企業的“大本營”位置,占了半數以上,共有182家企業入圍候選名單。此外,江蘇企業有113家,占34%,約三分之一強;上海有34家企業入選,占11%。
在入選的上海民企中,復星、永樂等上海“土生土長”的民企較少,浙江企業家北遷上海后結出的“碩果”居多,如華東電器、斯爾麗、中發電氣、家飾佳等。
從這些企業涉足的行業看,制造業企業占據絕大多數,服務業、零售業、咨詢業和金融業等第三產業在其中顯得非常勢單力薄。
據悉,在候選名單公布之日起,論壇主辦方將正式組建評選委員會,負責后期評選。項目經理葉定國向記者強調,候選名單上的企業排名處于機動狀態,在后期評選的這段時間中,若企業在某方面表現欠缺,將直接影響其排名。
機動的時間、名次帶給企業的潛在效應,一個是條件,一個是目的,企業家們是否會因為排名效應的巨大誘惑而在短時間內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上海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導師胡守均教授將生物學中的“共生論”概念引入到社會學中,首次提出“社會共生論”,借此研究民營企業競爭力問題。
胡守均指出,企業家們要提升競爭力,得用共生理念協調各種關系。共生論就是告訴你要有博大的胸懷,和各個方面的利益主體建立和諧的共生關系,因為共生關系是和諧的,所以你的企業將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宋薇萍)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