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歐美壁壘高聳之際,中東,這片以石油而聞名的土地,正在成為中國家電商新一輪海外擴張的目標。
特別研制“中東電視”
中國家電商第一次意識到中東市場潛力巨大是在去年——在埃及舉辦的中國家電博覽會異常火爆。此后,海信、長虹、康佳等紛紛把中東納入他們的新“國際版圖”。
最新的消息是,海信專門為中東市場研發的電視,不久前剛剛順利輸往中東。
全阿拉伯文顯示、通過SASO產品認證(類似于中國的3C認證)、覆蓋中東所有頻道……這是“中東電視”的特征。
海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文化差異巨大,技術人員在適應當地語言習慣、制式特點等方面煞費苦心。
相似的情況早已出現在四川長虹。去年5月,長虹100萬臺“數字衛星彩色電視接收機”出口伊拉克,成為中國企業搶占戰后伊市場的“急先鋒”。
僅次于歐美的海外市場
“以前,北美、歐洲、中國是全球三大消費市場,現在,中東已經被我們列為第四大市場,對這一市場的期望越來越高。”海信相關人士說。
而長虹的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則更直接地說:“對中東市場的投入還在加強。”
中東市場的吸引力在于該地區個體經銷商多,但成規模的少,類似于中國二、三級市場的經銷系統,為中國企業進入中東市場提供了廣泛靈活的渠道。更為重要的是,中東地區消費差異性比較大,“相比之下,中東本土的電器制造能力有限,多元化消費層次和需求給海外企業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劉海中說。
繞過了歐美貿易壁壘
盡管中國家電商小心回避,但分析人士認為,歐美地區高發的貿易糾紛是中國彩電商發力中東市場的重要原因。
“海信出口到中東地區的電視產品,由其在巴基斯坦的生產基地制造。這意味著除了產品輸出外,生產輸出的腳步也被帶動得越來越快。”這位人士表示,這正成為中國產品海外擴張“安全而典型”的模式之一。
另外,中國家電協會的一位人士還指出,與歐美市場不同的是,中國家電產品在中東市場銷售大都采用自有品牌,這為中國制造的品牌擴張提供了可能。
北京晨報 2004年10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