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暫不對游人開放,
研究人員可預約參觀
裕陵搶修,斥資2000多萬,計劃工期為1年多時間。預計到明年年底,這座十三陵最后的危陵將告別破敗,重現莊嚴。
和此前搶修完畢的德陵、康陵、茂陵等陵寢一樣,裕陵搶險竣工后,也將實行封閉式管理,暫不考慮對游人開放。但對于國內外的文物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到未開放陵寢參觀。
據了解,裕陵修繕工程竣工后,明十三陵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大規模修繕活動將告一段落,曾經破敗不堪的十三陵全部“脫險”。
墓主介紹
俘虜皇帝朱祁鎮的傳奇一生
裕陵墓主英宗朱祁鎮,生于1427年11月29日,明朝第6位皇帝。9歲即位,一生頗為傳奇。
明宣德十年(1435年),年幼的朱祁鎮即位,大事權歸太后張氏,并賴前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政,延續前朝政策,社會經濟也有所發展。張氏死后,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但王振廣植朋黨,開啟明代宦官專權之端。正統十四年,漠北瓦剌入犯,聽從王振之言御駕親征,在懷來附近的土木堡,明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開始了一年的北狩生活。
成王朱祁鈺被擁立為帝,號代宗,改元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被釋回京,被尊為太上皇,但景泰帝代宗不放心英宗,將其軟禁在南宮,并將南宮的大門上鎖灌鉛,加派錦衣衛看守,食物由一個小洞遞入,英宗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女紅,派人帶出去變賣了以補家用。英宗就在驚恐與饑餓中度過了7年的軟禁生活。
景泰八年春正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乘代宗病重發動兵變,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元年,英宗論奪門迎復功,封石亨忠國公,其余功臣皆各有賞賜。又清算擁立景泰帝的舊臣,殺于謙、王文等。
經歷了土木堡之變及7年的軟禁后,英宗在天順年間開始任用李賢、王翱等賢臣,又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亂,顯現了英主的風采。天順八年正月十六日(1464年2月23日),英宗駕崩,兩次共在位22年,享年38歲。
背后故事
10年連修6座殘陵
學界曾有三大爭論
從2002年啟動對德陵的修繕,到2012年底裕陵搶險竣工,昌平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用10年時間,連續搶修6座陵寢。
“這6座陵寢也是十三陵殘破程度較為嚴重的陵寢?!笔晏貐^辦事處常務副主任王建成介紹,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曾投巨資對長陵、定陵、昭陵以及神路進行修繕整治,并分別作為旅游景區向游客開放。獻陵、景陵、永陵、思陵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也經過一定程度的修繕,告別瀕臨坍塌的險境。而德陵、康陵、慶陵、泰陵、茂陵、裕陵,限于財力,2000年以前并未進行修繕。
進入新世紀后,十三陵特區重啟陵寢搶修計劃。對德陵等危陵的修繕,被列為北京市“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的一部分。
從2002年起,陵寢搶修工程幾乎年年不斷:2002年至2004年,德陵修繕;2003年至2007年,康陵修繕;2003年到2005年,慶陵修繕;2006年,泰陵修繕;2009年到2011年,茂陵修繕。從昨天起,最后一座危陵裕陵修繕也開始動工。
“古建的修繕資金大約投入了有2億多元,90%是自籌資金,主要來源于長陵、定陵、昭陵和神路四個景區的門票收入?!蓖踅ǔ杀硎尽?/p>
10年連修6座殘陵,這對十三陵的保護力度可謂不小。但陵寢怎么修法,專家學者們卻意見不一。在昨天舉行的明代帝陵保護與修繕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圍繞陵寢修繕,學界曾有三大爭論。
要保護還是要“廢墟美”
文物修繕的原則,是不改變文物的原狀,因此,有人認為,十三陵殘陵經過修繕后,面目一新,缺少歷史的滄桑感,反倒是沒修過的陵寢,更加“原汁原味”,其破敗不堪的景象更能震撼人心。
對此,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文物古建專家晉宏逵表示,這其實是把欣賞“廢墟美”和文物保護人為地對立了起來。
“早在100多年前,歐洲在啟動對文物的保護時,就有過這樣的爭論?!睍x宏逵介紹,歐洲曾有個流派被稱為“廢墟派”,這個流派認為,文物建筑從生到死,最后變成一片廢墟,是一個完整的歷史過程。文物變成廢墟的那一刻,最是驚心動魄的美。不應該用保護的名義,把文物的生命過程剝奪。
“這個觀念最后被揚棄了。文物保護,就是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文物保護的目的,就是要完整地、真實地,把文物自身的價值傳遞給子孫后代,如果都變成廢墟了,以后還怎么去欣賞十三陵?”晉宏逵說。
此外,他強調,不同于外國古建以石頭建造為主,中國的建筑文物多數是易糟朽的木結構,所以更要加強保護。“如果這些木結構建筑坍塌以后,將變成一堆垃圾,想要欣賞廢墟美也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