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裕陵的明樓頂部荒草叢生且大半已坍塌。 宋磊攝
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啟動大修
裕陵修繕明年竣工后,歷時50多年的十三陵大修將告一段落
記者 王海燕
昨天,明代“俘虜皇帝”——英宗朱祁鎮之陵裕陵啟動大修工程。這是明十三陵最后一座亟待搶修的危陵。明年年底,裕陵大修竣工后,明十三陵將再無危陵。
220年未修,
明樓頂大半坍塌
明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鎮和錢氏、周氏兩位皇后的合葬陵寢,建于1464年,距今已有547年歷史。
據十三陵特區研究人員介紹,裕陵曾在清乾隆50至52年間,有過一次大規模修繕,此后一直處于自然狀態。220多年的風雨侵蝕,再加上戰爭的破壞,這座陵寢已不再有往日的莊嚴氣象。
昨天,記者在搶險修繕現場看到,陵寢大門——祾恩門已經只剩下兩堵破敗的殘墻,一道銹蝕的鐵柵欄門成了陵寢今日的“門戶”。陵寢外墻墻頭,金黃色的琉璃瓦片,早已殘缺不全,部分墻體還出現了裂縫。
再往里走,蒼松翠柏下,昔日用于祭祀的祾恩殿,臺基還在,但殿宇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三堵殘墻頹然而立。漢白玉質地的欞星門、石五供上,黑乎乎的,爬滿了霉菌,蓋住了精美的石刻花紋。
最叫人觸目驚心的是陵寢主體建筑明樓。屋頂坍塌了一大半,頂上荒草叢生,遠望極其蒼涼。通往明樓城臺的右掖礓■路口,貼著“危險禁行”的紅色警示牌,提示人們這是一座隨時可能坍塌的危陵。
仿建祾恩門,
明清形制共存
這次搶險修繕的項目包括明樓揭挑殘存瓦面,更換補配斗拱等木構件;寶城補砌坍塌墻體,整修馬道地面;陵墻瓦面整修;三座門修復;祾恩殿遺址保護;陵內外排水系統全面疏浚等。
裕陵保護修繕方案設計人、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長韓揚表示,施工將嚴格遵循 “不改變原狀”的原則,盡可能地原狀保留,使用原有建筑構建,采用原工藝,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建筑的原汁原味。
與以往十三陵歷次的陵寢修繕不同,這次裕陵在對祾恩門的恢復上,進行了一次大膽創新。
韓揚介紹,清乾隆年間對裕陵進行修繕時,祾恩門的形制有所改變。建筑體量縮小了,再建祾恩門的臺基架在原有的明代臺基之上,呈疊壓之勢。目前臺基上除了兩堵破敗的山墻外,其它建筑已蕩然無存。
修繕設計方案提出要對祾恩門進行恢復。按照以往的經驗,恢復或是仿照清代的形制,或是仿照明代的形制,兩種方案選擇其中的一種。但這次,設計方案創造性地提出,既不仿清,也不仿明,而是讓明清兩朝形制同時呈現,“簡單說就是外面蓋一個明代的殼,里面藏著清代的芯?!表n揚說。
所謂“明代的殼”,就是在現存的明代臺基上,按照明代風格,建一座木結構、歇山頂的宮殿式大門;“清代的芯”,就是把規格體量較小的清代祾恩門遺址,包括臺基、柱礎石、兩堵殘墻統統都保留在明代的宮殿式大門內。
“走進大門,一眼能看到明清兩代的歷史遺跡?!@是對建筑歷史遺存的另一種展示方式?!表n揚介紹,此前在對德陵祾恩門進行修繕時,也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設計方案,但當時爭議頗多,最終采用了保守的修繕方式。這次成功應用于裕陵,應該說是對陵寢保護的一次創新。
祾恩門恢復后,既在外觀上和周圍陵墻形成了風格的統一;又形成了對祾恩門兩朝遺址的保護,并便于陵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