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業(yè)內反思
文化差異不可避免
顧筠執(zhí)導的影片《筑夢2008》曾代表大陸地區(qū)征戰(zhàn)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最終也以失敗告終,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影連連失利奧斯卡,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文化原因。
他認為,中國和美國的文化差異自然會體現在電影中,作為美國的一個電影獎項,奧斯卡評委自然會以美國的價值觀來審視參賽電影。
而華誼兄弟公司總裁王中磊也同樣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由于文化的差異,華語片其實距離奧斯卡很遠。
他坦言,奧斯卡評委在審視外國影片時,更多看重的是帶有社會批判性或者反映本國社會黑暗面的作品,這也直接導致中國很多優(yōu)秀的主旋律影片不受關注。
“奧斯卡是美國人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一場競賽,如果明白這一點,就知道其實奧斯卡與我們關系不大?!蓖踔欣谡f。
評委老化偏愛英法電影
“對于華語片,不得不說奧斯卡評委是存有一定偏見的?!痹谡劦饺A語片為何一直無緣奧斯卡,影評人畢成功如此說。
他介紹,“最佳外語片”評委主要是由200多名已退休的電影業(yè)內人士組成,大都上了年紀,對于電影的審美和評判也很難跟得上時代。
畢成功表示,這些老評委大多會根據幾十年前對各國電影產量的印象,把美國以外的各個國家分成三六九等。比如像英、法這樣的國家算是電影大國,中國會被分為電影小國。
“所以,在最佳外語片的評選上,這些評委會更青睞所謂電影大國報名的影片,而對華語片則一定程度上存有偏見。”畢成功說道。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