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銅陵5月8日電 (記者 吳蘭)5月7日至9日,安徽首屆民俗文化節在此間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出席此次會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隨著第三批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近300項近期公布,屆時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達到1400項。因而“非遺”項目需要有“紅黃牌”監督機制,方能保護民俗文化“不走樣”和嚴肅性。
馮驥才透露,目前,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近300項,即將進入網上公示階段。據悉,2006年,中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518項,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10項。
馮驥才說,韓國自1967年開始“非遺”項目的評選,截至目前一共也僅有100多項。而中國目前“非遺”項目的公布將達1400余項,數量相當大。
馮驥才認為,目前“非遺”保護普遍存在“重申遺,輕保護”的誤區。為保護民族非遺項目的“不走樣”,保持民俗傳承的嚴肅性,本著為后代負責的態度,建議制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黃牌警告”和“紅牌除名”制度。
馮驥才表示,進入“非遺”名錄中的項目需要有專家委員會長期的、不間斷地進行監督,如果在保護“非遺”中,發現民俗文化遺產變得“走樣”,應先給予“黃牌警告”,讓其在規定時間內解決存在的問題。相反,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會使文化遺產遭到繼續破壞的,則實行“紅牌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