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3月5日訊 (記者 郭斌 通訊員 吳廷錄 范子明)史料上記載的漢代高柳縣故城遺址一直是考古界未解之謎。記者今日從陽高縣文管所獲悉,這一遺址在陽高縣被發現,近期還出土了部分文物。
據有關文獻記載,高柳縣在趙武靈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始置縣,名高柳,屬代郡;秦仍為代郡之地;西漢高柳縣屬并州刺史部代郡,東漢將代郡由西漢時的桑干遷到高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高柳郡領高柳、安陽(今河北陽原縣)兩縣。
陽高文管所負責人劉東紅告訴記者,“高柳”一名最早見于《山海經》,據《山海經》記載:“雁門水(今陽高黑水河)東南流經高柳縣故城北”。高柳之名,西漢沿用,即今為陽高縣地。那么史料上記載的高柳縣遺址到底在什么地方?多年來,一直是困擾考古界的一個謎團。
從去年5月開始,陽高縣會同大同市文物部門考古專家尋找高柳遺址。根據多種史料記載,最終在離陽高縣城1.5公里處的龍泉鎮李官屯村附近發現一處遺址,經初步認定為漢代高柳縣遺址。經考古發現,高柳縣遺址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620米,分布面積62萬平方米。遺址北部殘存一段土墻遺跡,長約260米,殘高約1至2.3米,基寬約5至8米。遺址南部地表陶片散落較多,未發現文化層與灰坑。同時,考古人員在李官屯村挖掘出土了完整的漢代板瓦、夾砂紅陶罐、漢五銖錢等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