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電(蒲波) 日前,在北京圖書訂貨會高層論壇上,由中國版協、中國發協、新華書店協會聯合制訂的第一個行規行約《圖書公平交易規則》正式發布。這個歷經三年的醞釀、反復討論、斟酌制訂的“里程碑”意義的中國書業行規在發布后卻沒有迎來一片喝彩聲,“限折”條文成為關注的焦點。出版人擔心它淪為一紙空文,網上書店經營者有點不知所措,讀者認為“會買不起書”。
《規則》:具有里程碑意義
2007年12月4日至5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在北京召開《圖書公平交易規則》征求意見座談會,目的就是要解決圖書市場的上游與中游之間、中游與下游之間的日益嚴重的交易誠信問題,解決“價格戰”等影響圖書出版發行業健康發展的頑疾。
2008年,出版業內期待9月《規則》出臺,卻仍然需要進一步討論,進一步斟酌每一條條款。2010年1月8日,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國內圖書出版發行業的第一部行業規范——《圖書公平交易規則》才正式發布。有關人士認為,《規則》的發布結束了圖書交易缺少行業規范的局面,在中國圖書出版發行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個《規則》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中國新華書店協會在新聞出版總署有關部門的主導下,歷經三年醞釀、反復討論制定而成。《規則》共九章三十條,從訂貨、供貨、退貨、促銷、結算等環節對圖書交易行為進行了全面規范。
《規則》第二十二條對“促銷”規定:新版圖書出版一年(以版權頁出版時間為準)內,進入零售市場時,須按圖書標定的價格銷售,不得打折銷售。第二十三條補充到,在特殊情況下,經銷商可進行優惠促銷,但優惠價格不得低于版權頁定價的85%。
《規則》是“鏡中望月”?
盡管《圖書公平交易規則》是在多番討論和仔細斟酌的情況下出臺,在業內人士看來,依然有諸多不完美的地方。業內人士的擔憂主要有兩點:《規則》不具備法律效力和執行難度很大。
據《北京晨報》報道,某出版社代表表示,這個規定屬于鏡中望月,因為它不具備法律效力。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現在網店的這種價格體系,基本上沒有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因為沒有低于進貨價格銷售。
長江文藝出版社負責人黎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出版社或書店而言,他們當然希望新書銷售的時候不打折,但對這個《規則》,他不覺得變成現實的可能性有多大。
從《規則》出臺到今天,國內網上書店“卓越亞馬遜”的首頁仍然有“秒殺第7波 圖書全場購滿129元 免費送超級暢銷書”的促銷字樣。“當當網”圖書頁面顯示,低于8.5折的圖書依然很多。
11日,“當當網”通過某門戶網站發表對《規則》的回應,表示“等待細則出臺后再研究實施”。回應中說,“限折令”目前還不具有可操作性。當當網在售圖書有60萬種,每天都有新書上架,大家是統一時間調價還是自行逐步調整?所有圖書不論什么品類都要統一折扣嗎?另外,一些小網站、小書店很難監管,這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對于不執行限折令的企業有什么處罰方式?
“限折”就公平了嗎?
《圖書公平交易規則》出臺目的是為公平交易,包括“限折”條款在內。但是,有評論卻認為“限折令”與公平交易南轅北轍,其實對網絡書店來說“并不公平”,未必對圖書市場的發展有好處。
《合肥日報》有評論指出,當前不少網上書店或讀者俱樂部銷售的新書價格低于定價的8.5折,看似是盲目的惡性競爭,但實際上是市場經濟的結果。圖書不是公共產品,圖書也不是關系到國家經濟命脈的物品,銷售價格不適合政府定價。
《長江日報》有評論也持相同觀點,還認為“限制網上書店的優惠幅度是不是出于保護實體書店生存之考慮?”評論者建議,要促進圖書市場的發展,首先應該考慮圖書價格虛高是否合理,是否公平。
《武漢晚報》有評論指出,目前的狀況是,圖書定價普遍偏高。要防止低價傾銷,禁折令并不是什么靈丹妙藥,只有加強監管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普通讀者:噩耗?會買不起書?
對于作為圖書消費者的讀者來說,圖書“限折”顯然是個“壞消息”,買書成本會增高。有讀者持反對態度,有讀者希望“謹慎推行”,還有讀者認為“限折”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據《成都商報》報道,在北京圖書訂貨會現場,很多讀者對《規則》持反對態度。有讀者認為《規則》是不合理的,是損害經營者和讀者的利益。還有讀者認為,不打折就是鼓勵去買盜版書。
《南方都市報》有評論稱,書價太高,讓讀者買不起書,這是當前面臨的困境。不解決這個困境,卻去規定新書網售不低于8.5折,顯然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自然吃力不討好。
有網友發文稱,不僅對于普通讀者,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噩耗”。網上低價售書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自有《反不正當競爭法》來規范。一個不得低于8.5折的規定,不僅是對文化傳播的損害,也是對市場經濟行為的干涉,還是謹慎推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