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中美兩國長期對立,彼此視為敵人。圖為早年中國的反美宣傳海報。
西方對中國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偏見,以及傳統文化過度傳播、現代中國形象輸出不足,共同鑄成了海外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三重困境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童發自北京提到中國,你第一時間會想到哪個詞?
神秘?長城?共產黨?孔子?美食?還是功夫?
針對這個問題,你我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接下來揭曉的答案,可能讓你大吃一驚:有關調查結果顯示,在海外公眾對中國國家形象的描述中,“不確定”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
不確定性=中國?這個海外公眾心目中的等式,由何而來呢?
在中國全面啟動國家公關的今天,《國際先驅導報》發現,海外中國國家形象的傳播正面臨三重困境。而正是西方對中國政治和經濟發展的偏見,以及傳統文化過度傳播、現代中國形象輸出不足,共同鑄成了海外中國國家形象傳播的三重困境,讓中國的“不確定性”在西方世界彌散開來。
“政治中國”:西方媒體圍剿七大議題
“不確定性”的最早根源,來自1949年建國以來,海外眼中的那個紅色的“政治中國”,那個來自冷戰另一個陣營的中國。
冷戰的鐵幕,讓雙方都不敢輕易靠近。而紅色中國在西方人的想像中,幾乎成為一個被專制奴役、被饑餓困擾的人間魔窟,它不僅威脅著現實世界,更威脅著人們真、善、美的觀念與信仰。20世紀60年代初的饑荒和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更坐實了海外對“政治中國”的想像。
如今,“政治中國”的想像并沒有因為冷戰的結束而消失,西方仍然對“政治中國”津津樂道。有關研究表明,西方媒體一直有計劃、有組織地抓取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七大議題,即臺灣、西藏、天安門、法輪功、人權、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
《國際先驅導報》發現,七大議題中,政治議題就占據了五個。臺灣(Taiwan)、西藏(Tibet)、天安門(Tian'anmen)更是西方津津樂道的“3T政治議題”。而2008、2009這兩年,是西方媒體“政治中國”報道的集中爆發期。
2008年3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外國媒體云集臺北;6月兩岸兩會恢復談判,11月大陸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訪臺,12月兩岸實現“三通”;加上2009年兩岸能否展開政治談判的疑問,臺灣議題近一年來持續成為西方媒體的焦點。
同樣的,2008年3月14日,拉薩爆發打砸搶燒事件,隨后達賴與中央政府一年內展開三次談判,直到最近法國總統薩科齊因接見達賴,嚴重影響中法關系。而200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也是達賴叛逃50年,西藏議題也在西方媒體上熱鬧非常。
至于1989年政治風波,更是西方媒體每年都要炒作的“家常菜”。
2009年1月28日,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一致通過今年度的優先審議議題,其中的重點就是瞄準中國的“3T政治議題”下手。該委員會指出,“今年是天安門事件20周年,是藏人反抗中國統治而發起暴動的50周年,也是國會通過《與臺灣關系法》30周年,外交事務委員會將關注相關紀念活動?!?/p>
“針對包括3T在內的這七大議題,我們需要整合協調多部門、多學科的力量,詳細規劃回應方案。”中國人民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胡百精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西方媒體圍繞中國這七大議題攻擊多年,并且形成了嚴重的刻板成見。
而一份針對英國《泰晤士報》的實證研究,也證實了西方媒體嚴重的冷戰思維。研究者叫相德寶,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的一名博士生。他曾經對2005年英國《泰晤士報》有關中國報道進行實證研究。
相德寶發現,在2005年的40篇對中國政治的報道中,臺灣問題成為《泰晤士報》設置的主要議程,1989年政治風波也成為它反復炒作的事件。另外一個被妖魔化的符號便是“共產黨”。西方媒體依然遵循著冷戰時期的刻板思維,將共產黨描繪為專制者和獨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