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傳統文化受到國人愈來愈廣泛的關注。黨的文件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新文化是淵源于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反復強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費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覺”在知識界引起廣泛的討論;讀經和各種形式的學習傳統文化的活動也自發地在民間迅速廣泛開展。有關國學或傳統文化的意義、價值和地位等問題引起了上上下下的關注、思考。這是一個時代的潮流,反映了時代的需要,也反映出文化的覺醒,預示著中華文化發展新時期的到來。
在這樣一個大潮流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認識;尤其是因為近代以來批判傳統文化的思潮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占著主導地位,又曾經歷了“文革”對傳統文化的摧殘,因此存在一些不同認識就更是很自然的了。這些問題,需要在發展中逐步得到解決。
提起傳統文化,常有人疑慮:其中有沒有糟粕?哪些是糟粕?是糟粕多于精華還是精華多于糟粕?回答這些問題還要作一定的歷史考察和分析。我國傳統文化產生發展于古代宗法等級制社會,自然有其時代性。時代不同了,為舊時代服務的東西不能適應現代需要,就成為糟粕。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不在于有沒有糟粕,也不在于是糟粕多還是精華多,而是總體上對傳統文化應有一個什么樣的認識和態度。半個多世紀前,錢賓四(穆)先生在《國史大綱·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中曾提出,任何一國的國民,對其本國的歷史、文化,應抱有一種“溫情和敬意”。今天我們也應該帶著“溫情和敬意”,而不是滿懷疑慮,甚至鄙棄的態度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性質是二重的。一方面,傳統文化有其時代性,在不同的時代有其不同的內容;但另一方面文化的發展是有繼承性的,不同時代的發展中又貫穿著共同的基本精神。在長期的發展中,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糟粕不斷被淘汰,而其基本精神則代代相傳,并不斷獲得新的時代精神而豐富發展,形成了民族的文化傳統。從總體上看,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正是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塑造了我們的面貌,使我們成為中華民族。沒有了中華文化,中國人也就不成其為中國人,中華民族也就不再是中華民族,即使國家經濟有所發展改進,其改進也只“等于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和消滅,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國史大綱·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所以,我們是要批判、剔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但首先要對傳統文化抱有“溫情和敬意”,抱著傳承、發揚和發展傳統文化的熱情來審視、對待傳統文化中的糟粕。
在這一過程中,也許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慮:如何看待“五四”新文化運動?難道“五四”時期“打倒孔家店”搞錯了嗎?我認為,回答這些疑問,還先需對“五四”傳統加以分析。“五四”新文化運動對舊禮教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這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需要;沒有這樣的批判,就不可能實現向民主共和的近代社會的過渡。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打倒孔家店”并不能正確代表“五四”精神。陳獨秀曾經說過:“記者之非孔,非謂其溫良恭儉讓信義廉恥諸德不足取,……使若私淑孔子,立身行己,忠恕有恥,固不失為一鄉之善士,記者敢不敬其為人?”(《答〈新青年〉愛讀者》)“吾人不滿于儒家者,以其分別男女尊卑過甚,不合于現代社會之生活也。然其說尚平實近乎情理。其教忠,教孝,教從,倘系施者自動的行動,在今世雖非善行,亦非惡行。”(《陰陽家》)可見,他們當時并不是全盤反對孔子和儒家思想,而是針對著以“三綱”為中心的封建禮教。運動中出現的一些偏激的思想、口號,諸如“打倒孔家店”、“把線裝書統統扔進茅廁去”等等,并不代表運動的方向。而今天我們提倡國學,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也非全盤繼承照搬,而是要傳承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批判和剔除其不合時代要求的糟粕,繼承和發揚其具普遍意義的精神內涵,是對待傳統文化應有的兩個方面。“五四”至今已過去80多年,時代不同,社會的需要也就不同,兩個時期各自凸顯了一個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非但不是否定“五四”,而且應該說恰恰是“五四”精神的繼承和發揚。(錢遜)
作者簡介:錢遜,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員;主要研究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著有《論語淺解》、《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推陳出新———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發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