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側記
為期兩天的第三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八日晚間在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儀式中結束。來自政府、研究機構、傳媒界、企業界的專家所表現出的對中國文化產業的高瞻遠矚讓人耳目一新,也留下了一些問題讓與會者在各自的領域中進一步探索。
文化產業引領區域經濟發展
中國長久以來對文化產業的認識存在誤區,一直強調“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沒有意識到文化就是生產力,文化就是經濟。在本屆論壇上,無論是學者還是政府官員或者企業家,都毫不懷疑這一點:文化產業將引領中國區域經濟發展。
云南省旅游局局長羅明義與大家分享了云南發展特色文化旅游的經驗。二00五年云南共接待海外旅游者一百五十萬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三十六點二四;旅游外匯收入達到五點二億美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三點二。接待國內外旅游者六千七百萬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一點四七;國內旅游收入三百七十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百分之十點七五。旅游業總收入達四百一十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一點零三。
好情況不只在云南。自中共中央將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到國務院議事日程后,中部地區的六省都提出了文化強省戰略。河南以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為基點,積極開發中原歷史文化品牌;江西以秀麗山水、紅色搖籃、陶瓷藝術和道教文化為四大特色;湖南以紀念抗日戰爭為契機,開展獨樹一幟的紅色旅游活動,也都取得了不俗成績。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需要模式創新
以旅游、影視基地等為主的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然而,也有有識之士看到了目前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如行業區分明顯,沒有有效實現資源互補;不考慮自身資源優勢,缺乏創新,文化產業結構單一等等。
在中國,全國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中,無一例外的風景極其秀麗的地區,在開發過程中各地方又存在很多誤區,很多有開發價值的文化旅游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如云岡石窟、唐寺等。一些地方政府對旅游資源的開發以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
主題公園是目前國內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之一,也最容易形成模仿和單調的旅游景點。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EO兼總裁劉平春認為,自主創新就是生命力的源泉。他反復強調:“我們要做的不是從概念出發歸咎于主題公園,而是通過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去創造真正適合市場需求的主題公園。”
有專家認為,區域文化產業的模式創新首先要打破行業壁壘,促進行業互動,打造主流文化品牌。上海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提出建立文化產業園區的開發模式,他強調文化產業園區的建立是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的一項戰略舉措。
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強大助推力
發展文化產業是提升城市競爭軟實力的制高點,作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潛力的產業,文化產業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支柱產業。美國文化產業年經營總額達幾千億美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百分之十八至百分之二十五。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文化產業尚存在一定差距。文化產業的發展受資本、人才、制度的制約已經是業內人士的共識。專家一致認為,中國必須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投融資渠道,為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改變資本不足的現狀,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努力。(記者 馬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