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科院預測2010年我國GDP增速將達10% 上半年加息可能性不大 -中國將迎大范圍雨雪降溫 節前降溫6℃-8℃ 西北華北黃淮有暴雪 -鋼鐵重組意見將出臺 鼓勵發展3-5家大鋼企 3億噸產能將被兼并 -中國外長慕尼黑機智答問驚歐美 妙語談氣候變化 談谷歌 全文 -交行:對"財政部注資交行"并不知情 銀行間地產信托投資基金開閘 -美或將中國列匯率操縱國 西方再提人民幣升值 將遭遇"多邊圍剿" -武廣高鐵再出故障 廣州萬余乘客滯留 春運鐵路客流超500萬人次 -中國將進口液化天然氣緩解"氣荒" 四條線路力保北京未來無氣荒 -中國東海海域全部領海基點已確定永久性標志 海洋能研究成熱點 -國際板首單或花落中移動 股指期貨初期客戶保證金最高或達20%
首頁>>2010年上海世博會
《茉莉花》百年前已亮相世博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2 月 0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導讀:1804年,英國人巴羅撰寫的《中國旅行記》把《茉莉花》帶到了歐洲,他從中國民間搜集到《茉莉花》歌詞,并以五線譜記載。這是中國民謠《茉莉花》最早進入西方世界的記錄。

1804年,回到英國的巴羅撰寫并出版了《中國旅行記》(Travels in China),其中附有《茉莉花》樂譜。

許多人都知道,2006年10月宋祖英舉辦個唱,把中國民歌《茉莉花》唱響美國。許多人不知道,其實早在1904年美國圣路易斯世博會上,中國民間歌手就在美國唱起了《茉莉花》;再往前推100年,1804年,英國人巴羅撰寫的《中國旅行記》把《茉莉花》帶到了歐洲,他從中國民間搜集到《茉莉花》歌詞,并以五線譜記載。這是中國民謠《茉莉花》最早進入西方世界的記錄。

這以后,《茉莉花》有幸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經典。1926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它的旋律創作了歌劇《圖蘭朵》;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還有即將于明年舉辦的上海世博會,都少不了《茉莉花》的身影。

英國人約翰·巴羅(John Barrow)最早為《茉莉花》用五線譜記譜。

1904年亮相世博舞臺

《茉莉花》最早在西方亮相舞臺,是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會上。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著名華裔學者居蜜博士在整理國會圖書館亞洲部藏書時,偶然發現有大量未拆封的晚清中國贈送美國的文化書籍,以及中國當年參加圣路易斯世博會的資料,這些資料有詳細的記載。

居蜜介紹:“在圣路易斯世博會的資料中,我發現中國當年組織了一次很成功的世博參展,當時的美國媒體和觀眾是一片贊譽之聲。其中,在文化交流、演出方面,美國人對包括《茉莉花》在內的音樂和戲曲都印象深刻、好評有加。”

1904年,美國為紀念從法國手里購買圣路易斯安那州,舉辦了圣路易斯世博會。這次世博會是中國首次以政府的名義參展,清廷派出溥倫貝子等官員作為官方代表參博。

由于準備充分,中國展區“中國村”無論面積、參展展品數量等方面,在除東道主美國外的其他參展國中都能排在前列,“中國村”把富有中國特色的宮廷、庭院式建筑風格帶到美國,“村”里表演中國傳統的戲曲、民間音樂,甚至民間雜技。

濃郁的中國特色為“中國村”吸引來一撥又一撥的中國游客,而美國的媒體更是不惜篇幅地報道“中國村”展示的中國文化。其中,《紐約時報》在一篇報道中國戲曲、音樂的專文中就提到中國的民間音樂《茉莉花》。

在居蜜搜集的資料中,1904年9月25日,美國的《紐約時報》曾這樣報道中國音樂和《茉莉花》:

“熱鬧的‘中國村’出現中國戲曲與音樂表演——來自古老的中國,充滿創新的音樂。中國音樂,誠如中國文化一般,經過幾個世紀以來的精雕細琢,如今就展現在萬博會的‘中國村’……聽過中國音樂的人,將為其鏗鏘有力的聲音所折服。以鑼鈸、嗩吶、胡琴等中國樂器,顯出吹、拉、彈、唱這幾種中國音樂的表征;采五聲音階,使用簡單音符,可以組合令人難忘的美妙音樂。音樂對中國人而言,可謂天人合一的最佳意境。”

“在‘中國村’的中國戲院,來自中國的京劇演員,頂著華麗搶眼的傳統服飾與羽毛頭飾,在中國傳統音樂的背景中,以特有的肢體語言傳神地把中國古老故事一幕幕介紹給觀眾。有一首流傳已久、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樂曲《茉莉花》(Lily Song),可為聽者帶來好運。”

英國外交官記譜

民歌《茉莉花》其實在1804年就曾被一名英國人記錄下來并被傳入西方,這比它在美國世博會亮相要早100年。

這名英國人名叫約翰·巴羅(John Barrow),他曾于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擔任英國駐華公使的秘書。巴羅對中國文學與音樂有濃厚興趣,在中國工作期間,每到一地出差和旅游,他總是盡心搜集當地的民間故事和民間音樂。民歌《茉莉花》就是這樣被巴羅收集到的。

根據記載,最早出現《茉莉花》歌詞的古籍,應當屬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63-1774)間出版的中國戲曲劇本《綴白裘新集》。《綴白裘新集》是乾隆年間蘇州人錢德蒼編選的戲曲選集,收錄當時劇場經常演出的昆曲和花部亂彈的零折戲。書名有“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之意,其曲文和說白都是以演出本為依據,所以深受讀者歡迎。

乾隆刊本《綴白裘新集》沒有曲譜。巴羅究竟是從《綴白裘新集》中找到《茉莉花》,還是自己從民間搜集到《茉莉花》,現在已不得而知。

1804年,回到英國的巴羅撰寫并出版了《中國旅行記》(Travels in China),其中提到《茉莉花》“似乎是中國最流行的民謠”。巴羅將《茉莉花》歌詞英譯出來并以五線譜記載,這是中國民謠《茉莉花》最早進入西方世界的記錄。

而居蜜博士在研究中發現,收錄有《茉莉花》的《綴白裘新集》通過另外一個渠道也進入了西方,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的顧盛(Caleb Cushing,1800-1879)藏書中,就收有《綴白裘新集》乾隆年間刊本。

“顧盛是當時美國在中國的一名外交人員,曾通過購買等手段在中國收集大量圖書運到美國,其中就不少珍本、孤本,后來都收藏在美國國會圖書館,這就是后來的顧盛藏書。” 居蜜博士表示,“不過從年代看起來,巴羅仍然是最早(向西方)傳播《茉莉花》的人,而且他無疑也是第一個為《茉莉花》記譜的人。”

來源: 騰訊世博

相關文章:
上海世博會民眾知曉度翻一倍 28%受訪者表示了解
上海世博會最大單體工程世博軸竣工 4月下旬試運營
上海世博會暫未設示威區域 禁帶瓶裝水
上海世博會進入百日沖刺 全民參與詮釋中國熱情
上海世博會籌辦沖刺 國際參展方數量創世界紀錄(實錄)
圖片新聞:
國家批準甘肅寧正礦區總體規劃 煤炭儲量71億噸
海南并未出現“千億熱錢涌進海南炒房”現象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