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人口為33600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等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還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普米族人口數為33600。使用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木里和寧蒗的普米族曾使用過一種用藏文拼寫的文字,但流行不廣。現在通用漢文。???
各地普米族有不同的自稱,云南省蘭坪、麗江、維西、永勝的自稱“普英米”,寧蒗的自稱“普日米”或“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漢族的歷史文獻上稱普米族為“西蕃”或“巴苴”。根據本民族傳說和歷史記載,普米族原來聚居于青藏高原,系青海、甘肅、四川邊沿一帶的游牧部落,后來逐漸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向溫暖和水草豐茂的地區遷徙。大約在公元七世紀以前,他們已居住于現在四川的越西、冕寧、漢源、九龍和石棉等地,是當時西昌地區的主要民族之一。《宋史》記載,當時,有人“入西番求良馬以中市”,說明普米族先民和漢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已有密切往來。至元代,四川邛部州(越西)一帶,有“六番”居住。蒙古進軍大理時,原居西昌地區的普米族一支由其部落首領率領加入蒙古軍,進入云南的寧蒗、麗江、維西、蘭坪、永勝一帶定居下來。居于云南地區的普米族,元朝時屬麗江路軍民總管府(后罷府置宣撫司)的總管(或宣撫)
的統治。明代屬于麗江、永寧府土官知府統治。清雍正年間,麗江世襲土知府改為流官知府,世襲土官知府改為土通判。四川的普米族則受鹽源木里的土司和本民族的頭人統治。
文化藝術
普米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喪節日,都舉行“對歌”,形式多為敘事歌,另有短調,內容以青年愛情生活為主。普米族人平時也愛唱納西、白和漢族的山歌。民間流傳有許多傳說故事。舞蹈多反映耕作、狩獵、紡織等生產勞動,用葫蘆笙、笛子等伴奏,舞步剛健明快。
風俗習慣
普米族的服飾,男子各地大同小異,上著麻布短衣,下穿寬大長褲,披白羊皮坎肩。較為闊綽的人,穿氆氌和呢質大衣,以毛布裹腿,腰間佩刀。婦女服裝各地區則不盡相同。永勝、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愛包大頭帕,著大襟衣、百褶長裙,用寬大而染有紅、綠、藍、黃的彩帶束腰,背披羊皮。蘭坪、維西一帶的婦女,愛穿青、藍、白色大襟短衣,外著坎肩,穿長褲,腰系繡有花邊的圍腰布,耳墜銀環,手飾鐲圈等物。普米族群眾主食玉米,輔以大米、小麥、青稞、燕麥、養子、稗子等。喜食用豬肉做成的“琵琶肉”,也常食牛、羊和獸肉,喜飲茶,嗜煙酒。普米族的房屋為木結構,墻壁用圓木重疊垛成,用木板蓋頂,四角豎圓柱,中央立一大方柱,普米族群眾稱之為“擎天柱”,認為是“神靈”所在的地方。一般住宅為二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屋內設火塘(鍋莊),中支鐵三角架,后方置神龕。火塘是家庭活動中心。室外掛牛、羊頭顱,以示財富。
寧蒗、永勝地區的普米族群眾實行大家庭制,數代同堂。蘭坪、維西的普米族家庭兩三代人即分家。實行男子財產繼承制,諸子平分,盛行轉房、傳幼子的習慣。親屬稱謂尊長房,即伯父的子女不論年齡大小,一律都稱兄姊,叔父的子女皆稱弟妹。寧蒗地區少數保留母權制殘余的普米族群眾以主婦為家長,女子不僅有財產繼承權,而且在社會上有較高的地位。婚姻多行一夫一妻制,選擇配偶由父母作主,盛行姑舅表優先婚配。早婚。婚后婦女有“不落夫家”和兄死弟妻寡嫂的習俗。喪葬習俗,寧蒗地區的普米族群眾實行火葬;蘭坪、永勝地區的實行土葬;維西地區的兼行火葬和土葬。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普米族群眾崇拜多神,祭祀祖先。蘭坪稱巫師為“師畢”,寧蒗稱為“諱規”。各地有請巫師祭山神、龍潭和鍋莊神堂的宗教儀式。還有信仰喇嘛和道教的。
普米族的節日主要有大過年、大十五節、嘗新節等,有些地方也過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大過年即過春節,屆時,同一氏族的各家要祭“鍋莊”。吃年飯,舉行賽馬、打靶等各種游藝活動。寧蒗普米族群眾于舊歷臘月十四日過大十五節,人們身著新裝,上山露營,舉行篝火晚會。嘗新節,即每到大小春收獲季節,人們用新糧釀酒、煮飯祭祀祖先,宴請親友,慶祝豐收。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編)
國家民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