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蘇州南社孕育“辛亥風骨”

2011年09月22日17:0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南社 文人社團 上海光復 蘇州虎丘 辛亥革命前后 遺跡 辛亥風骨

  新華網南京9月18日電(記者劉巍巍)百年前,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而在千里之外的蘇州,一個文人社團——南社早在革命前夕便宣告成立,成為辛亥革命不可或缺的思想策源地,不僅為推翻清朝封建統治鳴鑼開道,更孕育出一派“辛亥風骨”,成為影響中國百年的精神高地。

  南社于1909年11月13日由陳去病、高旭、柳亞子在蘇州虎丘張國維祠(張公祠)發起成立。它以“洗前代結社之弊,作海內文學之導師”為文化宗旨,與同盟會桴鼓相應,用文字激蕩時代風潮,提倡民族氣節,發揚愛國民主思想。

  成立之初,南社第一次虎丘雅集到會僅17人,其中14人為同盟會會員。而到鼎盛時期,注冊會員多達1100多人。他們追隨孫中山先生,提倡科學和民主精神,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先進文化相結合,為推翻封建統治振臂高呼,被譽為辛亥革命的精神先驅。

  南社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安達認為,南社是繼明末復社虎丘大會后,近代人數最多、分布最廣、領域最寬、影響最深的先進文人團體,可謂辛亥革命的“思想發源地”。

  中國南社紀念館位于蘇州虎丘張公祠內,現在的張公祠是在舊址上重建而成的,整個修復工程在保留原有古建筑的基礎上,增設了門廳、樓廳和西大廳,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走進張公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石質牌坊,上書“澤被東南”四個大字。穿過牌坊,張公祠內一樓全部都是展覽區,井然有序地陳列著南社史料。據介紹,部分史料是由南社社員后裔捐贈的,十分珍貴。

  在紀念館的一隅,擺放著今人創作的“南社三杰”青銅塑像,形象地再現了陳去病、高旭、柳亞子在一起的風貌。徜徉館內,觀看一件件展品,讓人仿佛回到百年前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安達說:“南社選擇在蘇州虎丘張公祠進行第一次雅集,在文人流風的‘形’中,內涵著與辛亥精神同心相應的‘神’。”在南社創始人眼中,虎丘似乎不是單純的風景名勝,而是一個富于斗爭意識的政治標志和文化符號。而虎丘山下山塘街的張公祠,因明末蘇州巡撫張國維投水殉國的悲壯事跡,同樣成為特定時代的政治文化風標。

  辛亥革命中,大批南社成員積極參與其中。比如,陳去病追隨孫中山參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深得其信賴和贊譽;辛亥革命前夕,連續三次東渡日本留學的費公直,毅然拿起武器走上戰場,參與了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的戰斗;時任上海圣約翰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的龐樹柏參與擘劃上海光復計劃,隨后離職并趕回常熟策動響應;南社創始人之一的高旭,更是身攜孫中山的圖章,客觀上成了孫中山在國內的聯絡人……

  “辛亥革命的思想、意識根源在南社。”安達說,辛亥革命前后,南社成員與同盟會的革命運動積極配合,在報刊上發表大量揭露清朝反動統治、宣揚民主革命的詩文,如陳去病發表《革命其可免乎》等文章,而《國粹學報》《復報》《江蘇》等革命刊物的主編、主筆,則都是柳亞子、陳去病等南社成員。

  安達表示,南社重視文化的社會作用,對辛亥革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南社與辛亥革命的關系研究,我們正在進一步拓展,對南社遺址的挖掘和保護也在深入展開。”安達說,這一切的目的是為了讓南社愛國精神和百年辛亥風骨繼續傳承下去。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