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編者按: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回顧“十一五”的輝煌之路,更著眼未來,勾畫出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和民生等方面的發展路徑與藍圖,備受各界矚目。新理念,全面推動發展轉型;新思路,民生提至戰略高度;新舉措,致力深化各項改革。本報深入采訪專家學者,詳解全會公報,探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從“國強”向“民富”的轉型之路。
五年之后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么樣?經濟發展又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十二五”規劃的路線圖輪廓逐漸清晰。備受關注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將是決定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和民主民生等方面的發展路徑與全景圖。
此外,記者注意到,這次公報提出的今后五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中,GDP等量化指標并未出現,提出“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有專家表示,從中可以看到下一個五年的發展宏圖中,“國強”向“民富”的轉型。
淡化GDP“十二五”或將不再“保八”,更加注重調整結構
盡管關于“十二五”規劃的詳細內容要等明年“兩會”通過后才公布,但從已披露的“十二五”規劃的框架中,可以看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路徑。
與“十一五”規劃提出了“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等量化指標相比,“十二五”規劃的框架性內容中沒有提出具體的量化發展指標。
昨日,南方日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多位重量級專家。他們普遍認為,在“十二五”期間,政府將會淡化GDP增長目標,而更加注重調整結構。他們預測,未來10年中國年均增速僅需達到約5.6%的水平,就能完成2000年至2020年間人均GDP翻兩番的長期經濟目標。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學家王小廣告訴記者:“保八的目標降低了是好事,中國目前的狀況是增長不要太快,如果太快不利于結構調整。”
中國社科院一位專家告訴記者,雖然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突破30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達2.45萬億美元并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中7.5%的經濟增長目標,但是,中國在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上卻明顯吃力。
“GDP總量能說明一定問題,但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大或者一個民族的強大,不能只看GDP,還要看人的素質、創新能力、工業、農業、軍事以及國際競爭力等方面。”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稱。
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0%—45%,低碳綠色經濟的硬約束目標,正迫使中國必須放緩經濟增長的步伐。學者們建議,“十二五”期間中國GDP增速目標宜設定在7%—8%左右。
公報提出,未來五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從“增長”方式到“發展”方式的轉變,不僅僅是字面的改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原來所說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主要是指通過生產要素結構的調整,實現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則至少擴大至需求結構、供給結構和生產要素結構3個方面。”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由于出口減速、房地產需求減速以及城鎮化速度放緩等六個因素變化,中國GDP年均增長潛力很可能從過去十年的約10%降到今后十年的7%,進入正常、合理的增長區間,他建議,在“十二五”規劃中正式使用7%的增長目標。
國強更要民富全國人大調研建議盡快出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方案
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將“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作為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保經濟平穩增長與保民生并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政府財政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一系列問題也愈發凸顯:部分壟斷行業收入過高;城鄉居民收入差別過大……這些問題提醒人們,實現更高層次的“民富”目標,依然任重而道遠。
因此,全會將“民富”目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一追求至少包含兩方面:一是要進一步改善人民收入的整體水平,將“蛋糕”繼續做大;二是要縮小貧富差距,將蛋糕切得更加合理,促進社會公平。而后者較于前者,更具有現實性和緊迫性。
有分析人士指出,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為影響我國居民消費增長、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期間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是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環節。開辟新的途徑改變分配格局不合理現狀,成為“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重點內容之一。
公報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時要“健全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事業發展”,做好社會和醫療保障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編制“十二五”規劃的專題調研活動報告中也建議,盡快制定出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方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分配格局。
“進一步推進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民生入手,再正確不過了。”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戰略室副主任王元京表示,五中全會強調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現在這個發展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特別強調,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在“十二五”期間的重要性,將是實現擴大消費、改革二元結構等目標的前提之一。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調研報告提出,力爭“十二五”期末形成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同時建議繼續提高社會保障支出比重、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主要部分用于補充社保資金來源、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突破口推進基礎養老金部分全國統籌等。
對于如何改革收入分配體制,很多專家也提出了建議。周天勇認為,改革收入分配體制首先要改革國有壟斷和國有金融這些體制,要合理分配其利潤,把這些利潤納入預算管理。其次要進行工資協調機制的建立,控制好油價增長、工資增長等關系,并對最低工資限額有一個合理的確立,同時也需要政府在教育和衛生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在社會保障方面,還要增加社保的支出比例,擴大覆蓋面,提高社保統籌層次,并且改革稅制,適度開征財產稅和遺產稅等,減少創業和就業等方面的稅收。
消費跑第一堅持擴內需戰略,擴大消費需求要提高消費能力
全會發布的公報提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對于如何拉動內需,在新時期有何新要求這一問題,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要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擴大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要協調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其中要著力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指出,公報中提到“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這里指的不是投資需求,而是消費需求。他認為,要擴大消費需求就要提高消費能力。從擴大勞動者收入方面來講,主要是提升基本工資,增加對低收入者的補助;從消費品角度講,就是降低消費品價格,提高消費量,而基本消費品的價格變化不會太大,因此在這方面主要是把房地產價格降下來,擴大它的消費量。
還有專家認為,由于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形勢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不排除外需市場再次惡化的可能,因此要依靠拉動內需的方式,繼續保持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告訴記者:“拉動內需,建立鼓勵消費的長效機制,就必須解決居民收入差距問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平新喬表示,“中國一直強調擴大內需,最迫切的應該是彌補社會保障的不足,除加大財政投入外,還應從制度上完善,這才是真正的擴大內需。”他還建議未來的數十年中國應明確建立福利社會的思路。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呂天玲
見習記者孫蘊佳
專題統籌陳韓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