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世行首次發行人民幣債券意義重大

2011年03月01日11:31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發行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 IMF 人民幣債券 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升值預期 人民幣離岸 債券融資 人民幣業務 人民幣存款

無論中國股民如何重視“讓股價飛”,從國際金融體系的視角來看,2011年新年伊始最有象征意義的中國金融事件莫過于世行宣布將在香港市場發行5億元人民幣“點心債券”,因為這意味著一種潛在新國際貨幣在國際化道路上又邁出了一大步,也意味著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現行框架下影響力基礎的進一步擴大。

世行發行人民幣債券對人民幣國際化的促進意義顯而易見,這種促進作用同時表現在人民幣資金的供給方和需求方。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2009年4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和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從那以后,人民幣跨境貿易計價結算步伐大大加快。2010年8月,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銀監會又聯合通知,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從原來的5個城市擴大到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不再限制境外地域。截至2010年11月末,國內銀行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3884.56億元,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人民幣業務實際收付人民幣3144.65億元。與此同時,海外人民幣存量也空前擴張,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統計,截至2010年11月末,香港人民幣存款已達2800億元。但在實踐中,人民幣計價結算最大阻礙因素之一就是人民幣升值預期,這種預期雖然激勵了市場主體持有人民幣的動機,但也使得他們往往對人民幣抱著“惜售”心理,更偏好持有人民幣,而使用其他“軟幣”支付結算。在這種情況下,發展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一方面為需要人民幣資金的境外企業、機構開辟了獲取人民幣資金的新渠道,另一方面又為持有人民幣的境外投資者提供了收益率較高的人民幣資產,從而化解了人民幣升值預期造成的提高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和阻礙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雙重效應困境,并進一步激勵海外市場主體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

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也意味著人民幣投放渠道進一步拓寬。一種國際貨幣從母國向海外的投放渠道主要有進口貿易、對外信貸和對外投資三條。目前,通過旅游者攜帶出境等民間渠道,至少已有上千億元人民幣流入海外;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也在穩步發展之中,但對外信貸和對外投資作為人民幣投放渠道尚待加強。而且,我們對外投放人民幣資金的信貸渠道目前存在一個突出缺陷,就是高度依賴于官方信貸渠道,僅人民銀行與韓國、香港特區、馬來西亞、印尼、白俄羅斯、阿根廷、冰島、新加坡貨幣當局簽署的8份雙邊本幣互換協定總規模就有8035億元人民幣,商業信貸則相對滯后;而在商業融資中,又以信貸居多,人民幣債券少。在人民幣資金投放的信貸渠道起步之初,這種格局自有其道理,但我們不能長久停滯在這一格局,我們需要大力發展包括債券融資在內的廣義商業信貸渠道向海外投放人民幣資金,只有這樣,才能為信貸渠道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分散目前仍高度集中于政府的風險。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準許海外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券等渠道,向貿易伙伴提供更多的人民幣用作支付手段。誠然,世行這筆人民幣債券數額不大,不過5億元,折合7590萬美元,期限兩年,2013年1月到期,收益率為0.95%,但有了開頭就會有未來的發展,而且截至2010年12月中旬,當年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已經超過200億元,今年發行額可望成倍增長;而這筆世行債券由匯豐控股而不是中資金融機構承銷,也體現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世行和其他一系列機構率先獲準發行人民幣債券,也體現了我方的謹慎態度。畢竟信息不對稱是金融市場上天然存在的問題,其他條件相同,海外融資者進入本幣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只會比境內融資者進入時更嚴重。我們不能在人民幣證券市場起步之時就重蹈清末上海橡皮股票風潮之覆轍,因此我們只能先從信譽卓著的機構開始,從小額交易開始,摸索前行,積累經驗。亞洲開發銀行(ADB)、國際金融公司、麥當勞、卡特彼勒、澳新銀行(ANZ)、俄羅斯JSC VTB 銀行和世行最先進入人民幣債券市場,就體現了這種謹慎。

隨著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崛起,提高新興市場在國際金融體系話語權已經成為國際上的熱門話題。在2006年9月18日的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加坡年會上,IMF就以90.6%投票權的壓倒多數通過了份額和發言權改革(reforms on quotas and voice)提案,其要點就是提高中國、韓國、土耳其、墨西哥等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份額和投票權。次貸危機爆發并演變成為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后,國際金融組織權力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也表示,全球經濟危機正在改變世界權力關系,其影響將波及貨幣市場、貨幣政策、貿易關系和發展中國家所扮演的角色。在2010年世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決議中,依靠降低西歐、日本的投票權,發展中國家的投票權得到了提升,中國成為海外輿論筆下“最大的勝利者”,在世行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4.42%,成為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德國第四,與上一年全球GDP前四名排名相符。2010年11月5日,IMF執董會批準份額改革提案,內容包括向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韓國等新興市場經濟體轉移6%以上份額,其中,中國份額從3.65%提升到6.19%,超越德、法、英三國,與第二位日本的差距縮小到不足0.1個百分點。IMF總裁卡恩也明確表示,中國在基金組織中的份額將肯定繼續增加,下一次評審預計將在2014年完成。國際社會普遍預計中國屆時將超越日本,成為IMF份額第二大國。

然而,一國僅僅依靠份額和投票權并不足以確保在國際金融組織內部最大限度地發揮影響力,因為只要世界政治局勢不發生顛覆性改變,作為守成霸權的美國就不會放棄在國際金融組織內部對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事實上,迄今為止的國際金融組織改革也沒有改變這一點。而且,如同資本市場上肆意盤剝小股東的無良大股東一樣,只要能保持對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美國的股權越低,對美國越有利,因為這意味著山姆大叔是在用更少的資源控制著同等的權力。不僅如此,通過控制國際金融組織外部融資來源,美國還可以削弱、架空很多國家名義上的份額和投票權;而中國2010年大手筆購入不超過500億美元IMF債券,2011年新年伊始世行宣布將在香港市場發行5億元人民幣“點心債券”,表明中國可以而且正在嘗試從這個方面堵塞權力流失,鞏固、乃至擴大自己對國際金融組織來之不易的話語權。

融資來源為什么能夠對IMF、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發揮強大而持久的影響?因為這些國際金融組織要充分履行其職能,僅僅依靠股本性質的份額是遠遠不夠的,其運用的大部分資金源于外部融資。這樣,一國倘若控制著這些國際金融組織的外部融資來源,就必然對這些組織擁有深刻的影響力。

以IMF為例。國際金融體系具有內在不穩定性,為了遏制、消除由這種內在不穩定性造成的金融危機,特別是期限和貨幣不匹配造成的貨幣危機與銀行危機并發的雙重危機,必須引進國際最后貸款人安排,僅僅依靠國內最終貸款人不足以解決問題。上世紀70年代實施浮動匯率之后,IMF已經逐步成為一個事實上的國際最后貸款人。然而,這個事實國際最后貸款人掌握的資源有限,讓它難以切實履行這一職責。到新世紀之初,以IMF擁有的資金占其成員國GDP比率衡量,IMF資金能力僅相當于1945年的1/3,如果按照當時確定的各成員國繳納基金份額的標準來分攤當時的基金份額,基金總額應擴大5倍;如果按照世界貿易的規模衡量,IMF資金規模應當是當時的9倍。顯然,IMF要想憑借當前的資源充分發揮國際最后貸款人職能,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必定心余力絀。而且,IMF的資源不僅絕對數額偏小,而且構成不甚理想,類似私人銀行股本的份額較少,借款占絕大部分。

盡管IMF自身傾向于增加份額以強化行動能力,要實現這一意愿卻始終面臨難以逾越的障礙,最大障礙就是難以通過其最大單一國家股東美國國內的法律審批程序。而且,雖說IMF自身并未點破,但是,讓其時時感受資源短缺之苦而不得不仰賴美國牽頭組織的借款,不得不仰給于美資機構把持的所謂“國際金融市場”,從而有效維持對IMF的控制,進而通過IMF的貸款條件將本國影響以一種相對間接、含蓄的方式擴張到受援國,從美國的立場上看實屬高招。而且,作為一個國際組織,國際金融組織比一個單一國家更需要在國際關系中體現“公平”原則,為此,IMF每5年要對成員國的份額進行一次總評審,評估其資金基礎是否充裕,調整單個成員國的份額,以反映其在世界經濟中相對地位的變化;因此,份額和投票權是相對浮動的。這樣,與控制份額和投票權相比,控制融資渠道不受某些必須體現“公平”原則的國際金融組織制度約束,這種影響力更加穩固。

由是觀之,中國成為國際金融組織外部融資來源,意味著中國在這些組織影響力的基礎擴大和鞏固;以本幣向這些國際金融組織提供融資,這種影響擴大效果更強,因為一國在理論上能夠無限供給本幣資金,但只能提供有限的外幣資金。中國此前不是沒有為國際金融組織提供外部融資,實際上,中國是迄今購買IMF債券最多的國家,2010年首次出資便買入債券499億美元之多,且此舉有助于推進國家外匯儲備多元化;但中國以本幣向國際金融組織融資,世行這筆點心債券還是第一次。既然如此,盡管5億元人民幣的金額實在是微不足道,但這筆債券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的意義又焉能低估!

融資完成之后,如何運用的問題相應浮出水面。筆者目前所見報道尚未明確提及世行將如何運用這筆人民幣資金,是用于中國內地之外,還是中國境內。世界銀行在聲明中只是說發行這只債券證明了它支持人民幣離岸市場成長的興趣;世界銀行融資部門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此前說過的是計劃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用以支持中國內地的開發項目。但從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來看,我更希望世行將這筆資金用于其他國家的開發項目,然后由這些國家使用人民幣去購買他們需要的貨物和服務。

能否用人民幣買到持有者所需要的貨物和服務,這是決定人民幣國際化成敗的首要條件。在信用貨幣時代,老牌國際貨幣發行國可以無需在本國生產這些商品和服務就讓其本幣持有者無限量購入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務,但一種新晉國際貨幣要想做到這一點,本國必須能夠大量生產供應這些商品和服務。作為一個出口商品包羅萬象的世界頭號出口大國,我們有能力滿足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對消費品的需求,但我們的自主先進制造業還不能夠充分滿足貿易伙伴對先進制造業產品的需求。因此,我們的先進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工業,你們多多努力吧!由于生產周期長,你們在出口貿易中承受的匯率風險格外突出,你們對人民幣計價結算的期望也因此而格外強烈,而你們的市場業績又將反過來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人民幣結算的成敗得失。中國先進制造業和人民幣國際化實際上是相互促進的。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