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衰退危險
林毅夫指出,此次金融危機最先發生在美國,但也影響到其他發達國家,后者也未能逃脫類似命運。
金融危機將首先造成發達國家的信貸緊縮。林毅夫分析,由于金融監管沒有跟上,人們對金融機構到底有多大風險搞不清楚。當有一兩家機構破產時,大家對所有金融機構都產生了懷疑,信心大減,于是信貸緊縮,投資放慢。其次,房地產泡沫破滅后,股市猛跌,受財富縮水效應影響,人們開始過窮日子。
“發達國家將不可避免地進入一個衰退期,”林毅夫說。
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促進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他最關心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敖鹑谖C不僅會導致全球經濟放緩,還會引起發展中國家的危機,”他說。
具體而言,林毅夫認為發展中國家受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影響出口會急劇減少,同時也將面臨投資資金緊缺的挑戰。
發展中國家還可能產生“危機的第二輪效應”。林毅夫解釋,發展中國家前期的經濟增長與投資有關,現在受金融危機影響,未完成項目因缺錢可能變成“半拉子工程”,已完成項目可能變成過剩產能。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銀行呆壞賬的增加。
他認為,發展中國家應對這場危機的當務之急,是防止金融部門崩潰,政府應以果斷、迅速、全面的方式防止銀行部門垮臺。同時,要通過放松銀根、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進行反周期操作,努力實現經濟的“軟著陸”。
對中國經濟形勢,林毅夫表示審慎樂觀。他說,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有三道防線;一是充足的外匯儲備,二是仍實行資本管制,三是財政收入比較高,有能力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
“中國如果能夠維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將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绷忠惴蛘f。
危機五點啟示
反思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教訓,林毅夫認為,全球的經濟管理者可以獲得五個啟示:
第一,貨幣政策要考慮是否將穩定資產價格納入調控視野。經濟危機的發生,往往與資產價格泡沫和泡沫破滅有關。過去人們認為泡沫是市場行為導致的,不用管,但現在看來不行。除穩定一般物價之外,貨幣當局的目標是否還應包含穩定資產價格,應該仔細權衡。
第二,金融監管應與金融創新齊頭并進。此次危機的發生,與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風潮相關。創新有創新的好處,但問題是對創新的風險認識嚴重不足。未來應一方面鼓勵金融創新,一方面提高金融監管能力,缺一不可。
第三,對全球性危機的反應必須是系統的、全面的、堅決的和合作的。9月初美國讓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是一個很大失誤,因為人們不知道政府會不會救其他金融機構,于是就會把錢抽出來,結果造成更多金融機構發生危機。
第四,全球金融問題要以具有創造性的新的多邊方案來解決。危機暴露了現存國際金融體系的缺陷,國際社會需要坐下來討論改革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邊國際機構也可能要改組。
第五,防止金融危機演化為“人的生存發展危機”。金融危機令發展中國家面臨巨大挑戰,尤其是那些國家中的低收入人群,經濟增速下滑可能給他們帶來“生存發展危機”。
《市場報》 (2008-11-03 第0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