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國新辦就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吹風會

發布時間:2021-07-16 14:50:0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經濟,增長,問題,價格,現在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吹風會。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辦了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了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的情況,媒體朋友們都非常關注。為了幫助大家更充分地了解情況,今天下午舉辦吹風會,邀請到兩位專家,為大家就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形勢做進一步深入的解讀。

    我先介紹一下兩位專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先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先生。

    今天的吹風會先請兩位專家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他們對上半年經濟形勢的看法,然后各位媒體朋友再開始提問。

    首先,有請姚景源先生。

    2021-07-15 16:31:23

  •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

    上半年,中國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我們很清晰地看到,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固、穩中向好。穩中向好,大家要把握的有這些方面:

    一是經濟工作的根本在于民生,所以經濟運行好不好,第一位是看民生變化。民生排在第一位,民生之本就是就業。所以,今年上半年中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用半年時間實現了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的63.5%,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成績。

    二是看經濟運行好不好,說到根本就是看運行效益,怎么看運行效益呢?看三個錢袋子,一個是企業的錢袋子,就是企業利潤。一個是政府的錢袋子,就是財政收入。還有一個就是老百姓的錢袋子,看城鄉居民收入。這三個錢袋子,我先講企業錢袋子。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4%,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5倍,是這么多年的一個高點。我們政府的錢袋子就是財政收入,大家知道,財政收入現在仍然處在比較大范圍和大幅度減稅減費的時期,但是在這種狀況下,今年上半年政府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0%以上。第三個就是城鄉居民收入,基本上做到了和國民經濟增長同步。在城鄉居民收入上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快于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所以,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的成果就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縮小,這也是符合新的發展理念。

    再往下分析,上半年中國經濟的結構和增長方式都在優化,比如第三產業占整個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53%,最終消費支出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7%。中國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比重近幾年是下降狀態,“十四五”規劃明確講,在“十四五”期間我們要穩住制造業比重。現在看,上半年制造業的比重和去年同期比上升了1.6個百分點,這也是非常好的,而且在工業當中,本身結構也在優化。比如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達到了200%以上,工業機器人增長接近70%,集成電路增長接近50%。所以,工業結構是在優化,說明創新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內生的驅動力。還有一項很重要,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這個事兒我覺得不容易。大家知道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綠色發展,今年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2%。

    當然,上半年我們取得這么多主要成績之后也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更多體現在結構上,比如就業,我剛才講就業,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完成了全年任務的63.5%。但是從結構角度看,現在大學生就業存在壓力,我們要重視這個結構問題,特別是下半年,我們應當有扎扎實實的政策去扶助大學生就業。另外一個結構性問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雖然增長幅度不低,達到83.4%,但是利潤分布更多的是在上游產業,鋼鐵、煤炭、有色、化工、石油等,這和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系。另外,從上半年整個經濟運行看,消費下半年應當進一步加大力度,讓它能夠為經濟增長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展望下半年的話,我覺得中國經濟年初預期的各項主要指標應當說能夠圓滿實現。我就先講這么多。

    2021-07-15 16:40:37

  • 邢慧娜:

    謝謝姚景源先生,下面有請許憲春先生。

    2021-07-15 16:50:34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 許憲春:

    謝謝主持人。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大家好!

    非常高興參加國務院新聞辦的吹風會,非常榮幸能夠和大家進行交流。剛才姚總講了如何看上半年的經濟形勢以及經濟運行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我從兩個角度談一下關于上半年經濟形勢的若干特點,一是從生產角度,二是從需求角度。

    從生產角度,我認為有四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GDP同比增速較高,呈持續恢復態勢。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已經發布了數據。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經濟呈持續恢復態勢。

    二是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最快,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明顯。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無論是同比增速還是兩年平均增速,在三次產業中都是最高的,對上半年經濟增長支撐作用明顯。

    三是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4.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5.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3%。我推算了一下,第三產業拉動上半年經濟增長約6.7個百分點,就是說,在12.7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中,約6.7個百分點是第三產業貢獻的。

    四是第二產業恢復較快,第三產業恢復相對較慢。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6.1%,高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1.1個百分點,所以恢復還是比較快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4.9%,低于2019年同期2.3個百分點,恢復相對較慢。這是從生產角度,我認為有四個特點值得關注。

    從需求角度,我認為有以下三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三大需求共同拉動經濟增長,其中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起主要拉動作用。上半年,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1.7%,拉動經濟增長約7.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12.7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中,約7.8個百分點是由消費需求拉動的,與去年同期消費需求向下拉動經濟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去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消費需求都對經濟增長起向下拉動作用。

    二是投資需求持續穩定恢復,對經濟增長起重要拉動作用。上半年,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19.2%,拉動經濟增長約2.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起重要拉動作用。

    三是凈出口需求表現較好,有效拉動經濟增長。上半年,凈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19.1%,拉動經濟增長約2.4個百分點,有效拉動了經濟增長。

    以上從兩個角度,一是從生產角度,二是從需求角度,概括了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一些特點。謝謝!

    2021-07-15 16:53:20

  • 邢慧娜:

    感謝兩位專家簡要而精辟的解讀。下面就進入提問環節,各位媒體朋友可以開始提問,提問前還是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2021-07-15 17:00:11

  • 新京報記者:

    請問姚老師,剛才您說到消費下半年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讓它能夠為經濟增長作出貢獻,您有什么建議?另外,從外貿方面來說,隨著境外疫情的逐步控制,接下來外貿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走勢?謝謝。

    2021-07-15 17:02:48

  • 姚景源:

    我們講增長方式轉變其實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把中國經濟增長由過去更多依賴出口轉到內需。什么叫內需?內需分兩塊,就是投資和消費。我們過去在內需上更多的是靠投資,現在我們應當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這三駕馬車最重要的方面。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這三駕馬車每一駕馬車前面加了一個詞,其中給“消費”加了“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它是基礎。我們現在講要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新格局就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我們為什么要構建這種新格局?國內大循環,說到根本就是中國經濟現在最大的比較優勢就是我們有一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我國14億人已經實現全面小康,其中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相當于美國和日本的人口總量。現在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轉變成了人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所以,我們現在要把握中國第二個百年目標,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內生力量。

    顯然,現在中國經濟最大的比較優勢就是我們這種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強大的內需潛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滿足國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消費應當發揮中國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拉動經濟增長中最根本的作用。

    我講到消費,大家都清楚,去年在疫情之下,消費領域是受到影響打擊最慘烈的,我記得去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19%的增長速度是60年來最低點,因為消費需要人和人的接觸,疫情導致需要隔離,所以去年疫情之下,對消費的影響和打擊最為慘烈。在整個疫情恢復當中,我們一方面講復工復產,同時我們也講一個詞叫“復商復市”。去年消費對整個經濟增長的拉動還沒有完全恢復到正的水平,今年一季度,大家也感到消費弱一些,二季度消費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在提升。回過頭來看,我國消費潛力非常之大。

    看中國經濟下一步的發展,我們為什么能夠轉型升級?圍繞著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消費。消費怎么辦?我覺得需要改革。擴大消費,其實最根本的一招就是增加收入。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和國民經濟增長同步,這是“十四五”規劃要求的,我覺得要通過改革,進一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比如在初次分配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在初次分配上加大勞動分配的力度。在過去的增長方式之下,我們追求更高的速度,所以在那個時候,資本、土地對整個經濟的增長拉動更大一些。所以在初次分配上,我們原來更多是傾向于資本、傾向于土地,勞動所占的比重不高,我們要通過改革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我們現在要建設一個完整的國內大循環市場,它不是小循環,而是大循環,我覺得我們下一步應當認真清理一些阻礙限制消費的條條框框,我覺得中國的消費潛力非常之大。舉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例子,今天上午發布會也有人問,比如汽車,在中國這40年確實在高速發展,1978年全國汽車總產量是15萬輛,現在是2000多萬輛,這兩個月汽車在生產和銷售上都遇到一些問題,有人比較擔心,但中國的汽車就平均擁有量來說,和發達國家比有差距,美國每一千人800多輛車,日本每一千人600輛車左右,我國現在200輛左右。所以,中國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怎么樣能夠讓消費進一步擴大,這也是需要扎扎實實努力的。謝謝。

    2021-07-15 17:09:31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從上午的發布會當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服務業持續復蘇,怎么看待它對于整體經濟恢復的作用?另外,疫情發生以來,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一些現代服務業表現比較突出,同時又有部分服務行業增長是偏慢的,您怎么評價?謝謝。

    2021-07-15 17:15:17

  • 許憲春:

    謝謝提問!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統計數據。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增長4.9%。與第二產業相比,上述增速是偏低的,因為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但是由于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較高,上半年是55.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所以對經濟增長起主要拉動作用。

    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有兩極分化的情況。現代服務業,例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兩年平均增長17%左右,增速較快。1-5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利潤總額增長27.4%,兩年平均增長12.5%,高于規模以上服務業利潤總額4.2個百分點。同時有些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較低,例如批發和零售業,兩年平均增速比較低,明顯低于疫情之前2019年同期增速。住宿和餐飲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這些接觸型的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兩年平均仍然是負增長。總之,上半年,服務業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現代服務業增長比較快,接觸型或者是較為傳統的服務業增速比較低,甚至兩年平均是負增長。

    實際上,近些年現代服務業發展一直是比較好的,例如,2017-2019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3%左右。我們知道,這段時期,經濟增長速度是回落的, 2017年經濟增長6.9%,2018年增長6.7%,2019年增長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保持20%多的增長,對減緩經濟增速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對經濟產生嚴重沖擊,GDP下降6.8%。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逆勢增長,增速13.2%,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如果說沒有這個行業13.2%的增長,GDP的下降幅度就不是6.8%了。如果這個行業也是負增長的話,GDP的下降幅度會更大。第二、第三、第四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一直保持較快增長,二季度增長15.7%,三季度增長18.8%,四季度增長19.7%,呈逐季上升的走勢,對經濟增速逐季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對前些年經濟增速的回落起到抑制作用,對去年一季度的經濟下降起到減緩的作用,對后三個季度經濟增速的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將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我認為現代服務業還會保持較快增長,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謝謝!

    2021-07-15 17:23:20

  • 紐約時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過去十年間,我們從沒有看到過像今年這樣如此巨大的名義GDP和實際GDP之間的區別。我的問題是,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大的差別?這是否意味著有嚴重的通脹產生?第二個問題,在汽車銷售如此疲軟的情況下,零售品銷售是如何保持較高增速的?謝謝。

    2021-07-15 17:36:09

  • 許憲春: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上半年,GDP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出現明顯差異,我認為是很正常的。為什么這樣講?因為我們知道,PPI,也就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的幅度比較大,它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是比較明顯的。我們曾經研究過,中國PPI的波動與OECD國家PPI的波動密切相關,也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密切相關,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輸入性影響,使得我國PPI漲幅較高。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30%以上,所以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幅勢必給名義GDP和實際GDP帶來差距。CPI漲幅是比較小的,上半年只有0.5%,但是PPI上漲幅度比較大。PPI上漲,會帶動GDP縮減指數上漲。這是我關于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2021-07-15 17:48:30

  • 姚景源:

    看中國的消費,汽車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按照恩格爾系數來講,我國居民消費支出中還是食品占到30%。所以,看中國的消費最重要的還是看食品這一塊,因為老百姓最基本的支出是在這里。總的來看,我們判定整個消費的狀況,包括判定CPI的走勢,我覺得都應當主要盯住食品的變化。

    2021-07-15 17:51:09

  • 紅星新聞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和豬肉價格有關。上午的發布會,我們聽到說豬肉價格下降了19.3%,請問目前豬肉價格下降的趨勢是否會造成豬肉價格低于生豬養殖成本?造成這一價格下降趨勢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豬肉價格進一步下探,我們應該有哪些應對措施?前段時間國家提出的豬肉收儲措施能否有效穩定市場?第二個問題,上半年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1%,請問為什么會造成這一上漲?這一上漲是否會造成工業成本提高、工業企業虧損?高PPI、低CPI會給國民經濟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未來是否會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謝謝。

    2021-07-15 18:00:46

  • 姚景源:

    這兩個問題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大家知道,在經濟學上有一個規律,叫做蛛網理論,通俗了說就是本期產量決定本期價格,本期價格決定下期產量,這是個經濟學原理。所以,當本期產量多了,它價格就要下降,下降的價格又會導致下一期產量減少,下一期產量少了,又會導致價格上升。

    關于蛛網理論,農產品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研究,我們這十多年也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大前年開始,豬肉價格回升,前年我調研的結果,養一頭豬可以賺兩千元,如果養一萬頭豬就是兩千萬元利潤。豬肉價格上漲,一斤豬肉漲到40元,大家意見很大,主要是由于豬的供給數量減少,就是存欄數量減少。前年,包括去年存欄低的時候,存欄數量下降幾乎接近1/3了,所以豬肉價格上漲,大家就會加大投入去養豬,增加存欄。當然前年還有一些原因,比如豬瘟等等。應當說,這兩年整個豬的存欄、補欄迅速恢復,到今年6月末,全國生豬存欄量43911萬頭,已經接近歷史正常水平了,所以價格開始下降。6-8月份是夏季,人們對肉的消費量也會減少,從這個角度來說,豬肉這段時間價格會下降。

    你剛才問是不是跌到了養豬成本價,散養戶確實已經跌破成本。現在我們規模化養殖還沒有問題,還是有所盈利。現在看,我們對豬肉價格的穩定主要是采取這么幾個辦法,原來是增加進口,現在更重要的是加大政府儲備力度。我們已經總結了很好的經驗,現在國家發改委也在積極部署實施。現在豬肉價格下降幅度過大,城里人買肉吃,希望價格越低越好,但是對于農民,對于生豬養殖業來講,要穩住一定的價格。所以政府采取收購措施,通過收購措施來托市、穩定價格。將來等到下一個周期,豬價如果漲上來了,政府把儲備豬低價拋出來,這樣就能平抑價格。我們現在經驗越來越豐富,這一點大家不要急。

    第二個問題,現在上游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剛才說PPI,6月份同比上漲8.8%,這是這幾年來一個高點。為什么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我覺得說到根本上,還是美國和一些國家實施財政貨幣雙寬松,所以首先是國際市場上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石油價格上漲,鋼鐵價格上漲,有色金屬價格上漲,國際市場都在漲。我們國家是世界上大宗商品的進口大國,所以這些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必然要通過進口環節傳導到國內,現在傳導到國內,我覺得壓力最大的還是下游的加工企業,這一點下半年我們要高度關注!因為上游原材料價格,石油、煤炭、鋼鐵、有色、化工,這些上游產品價格上漲,一定會傳導到下游的加工企業,正是現在社會上所擔心的。

    我看到社會上有人擔心PPI傳導到CPI,最終推高通貨膨脹。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大,真正問題在哪里?真正問題是加工企業轉移不出去,上游原材料價格又穩不住的話,會導致加工企業困難。當然,我覺得生產加工企業也應當把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動力能源價格上漲的壓力轉變為創新和加快技術進步的動力。但是回過頭來看,創新、技術進步,包括提高管理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怎么辦?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上游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動力能源,加強保供穩價,這點沒有問題,大家放心。在指導思想上,由于我們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在一定程度上對鋼鐵擴大產量是不支持的,只要一放開,立刻產量就上去了,煤炭也是這樣,這段時間煤炭價格上漲,只要鼓勵生產、增產,保證供給,然后就能夠穩住價格,我們的生產能力沒問題,能夠把價格穩住。6月份PPI同比上漲8.8%,漲幅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這就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成績。我覺得上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能夠穩住,下半年總的趨勢應該還是平穩的。我知道有不少人擔心通貨膨脹,可能下半年個別月份CPI會高一些,特別是到了9月份,中秋、國慶,大家吃肉吃得也多了,消費也會增加,但是全年不會有超過3%以上的物價漲幅。現在我主張還是要把更多的工作著力點放到怎么樣幫助加工企業排憂解難上。

    2021-07-15 18:01:29

  •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

    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今天上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的經濟增速達到了12.7%,您是怎么看這個經濟增速在世界范圍內的水平?全年的走勢您是如何預測的?第二個問題剛剛姚先生提到小康社會和第二個百年目標,想了解一下,從提出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只用了40年。您是怎么評價這40年中國的經濟成就?您認為在中國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路上,中國還能繼續創造這種經濟奇跡或者說實現更高的成就嗎?謝謝。

    2021-07-15 18:02:21

  • 許憲春:

    謝謝你的提問!關于上半年經濟增長12.7%在世界范圍內怎么評價的問題。因為我國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時期是去年一季度,也涉及到去年上半年,所以去年同期的基數較低,今年上半年12.7%的增速就顯得比較高。其他國家遭受疫情沖擊的時間和我國不太一樣,所以不好直接去比較。如果要比較的話,我覺得用國家統計局提出的兩年平均增速數據進行比較可能更好一些。為什么這樣講?我們知道,同比增長有個基數問題,雖然同比增長也是實際情況,很有意義,但它往往是縱向比。如果對兩個季度之間的同比增速進行比較,就會產生兩個基數是否可比的問題。比如,國家統計局在發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時候,經常把1、2月份合在一起,為什么這樣做?那是因為有的年度春節在1月份,有的年度在2月份,如果兩個相鄰年度,春節期間恰好不在同一個月份,基數變化就會非常大。國家統計局把兩個月份放到一起,實際上是減少基數不可比帶來的影響。

    我們知道,新冠疫情對去年各季度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由于對一季度的沖擊是最大的,所以今年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18.3%,實際上是受去年同期下降6.8%的影響。去年二季度已經恢復到增長3.2%,增速回升了10個百分點,所以去年兩個季度的基數就完全不同了。一個是下降6.8%,一個是增長3.2%,如果不把基數建立在一個可比的基礎上就會造成數據的不可比。國家統計局把不受疫情影響的2019年作為比較基期進行兩年平均,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基數可比,增速才能可比。一季度GDP兩年平均增長5%,二季度兩年平均增長5.5%,提高了0.5個百分點,這就是可比的。

    關于下一步的經濟增長,我認為也受到基數的影響。比如去年三季度經濟增長4.9%,已經比二季度提高了1.7個百分點,但仍然低于正常年度的增長,也就是說還低于潛在經濟增長。所以,今年三季度的經濟增長仍然建立在一個相對低的基數上。我認為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很可能還會比較高。當然還有其他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海外疫情。我國現在出口狀況比較好,一個重要原因是受疫情的影響海外存在供需缺口,我國由于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恰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疫情好轉之后,如果海外的生產恢復了,這種供需缺口可能會收窄,我國出口有可能會減少。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我大體判斷,三季度經濟增速還會比較快,但肯定比二季度回落。去年四季度經濟增長6.5%,已經超出了2019年同期增速。所以我認為,四季度增速可能還會回落,今年就會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但全年的增速還是比較高的,肯定會超出近些年的經濟增速。

    我初步算過,上半年12.7%的經濟增長會帶動全年經濟增長5.7個百分點左右。所以,即使下半年經濟增速回落,我認為也會拉動全年經濟增長3個百分點左右。全年的經濟增長可能是在8.5%-9%之間。當然,這完全是個人的判斷。我也看到有關國際組織,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基本上都判斷2021年我國經濟增速在8%以上,國內有些機構可能判斷的還要高一些。但是不要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過高增長,這個增速是建立在去年基數比較低的基礎上的,如果把不可比的基數因素去掉,兩年平均增長不算高。這是關于今年經濟增長的判斷,完全是個人的判斷,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指正。謝謝!

    2021-07-15 18:03:37

  • 姚景源:

    您剛才說的第二個問題,關于中國經濟發展。剛才講到這40年,1978年中國經濟總量3679億,去年是101萬億,要這么計算的話,你說這40年是中國經濟奇跡,確實是奇跡。我在國家統計局工作過,和你們說心里話,經常有人問我統計數據準不準?我想了一下,我說我給你說個毫無疑義的、準的數據,就是國家外匯儲備。

    不知道各位曉得不曉得,國家外匯儲備1978年不到2億美元。我前段時間學黨史,有一段回憶鄧小平同志的,說鄧小平同志1975年到法國訪問,他回國前一天在巴黎回想起來當年到法國去勤工儉學時有一個小咖啡館,他在里面喝過咖啡。后來工作人員到那兒一找,小咖啡館還在。后來鄧小平同志喝了這個咖啡館的咖啡,還說起法國的面包好吃。這個時候有人提建議,說回國前買點面包帶回去當小禮品,但鄧小平同志說買面包恐怕是要花外匯的。大家想,鄧小平同志在國外買個面包都得考慮外匯,現在誰還用考慮外匯?現在最新的數據,截至6月30日,我們國家外匯儲備32140億美元,這個數不能弄虛作假。所以你想想我們這40年,國家外匯儲備從2億美元到32140億美元,你說增長多少?中國經濟這40年用奇跡來表述,恰如其分。

    我們現在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開始走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第二個百年目標從現在算,大概還有30年。這30年又分成兩個階段,一個階段15年,到2035年我們是個什么目標?就是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在前一段時間講過,怎么來看待這個社會主義現代化,我覺得最簡單的,帶有立體感的,就是關注主要經濟指標經濟總量。到2035年,15年時間經濟總量要翻一番。經濟總量去年是101萬億,翻一番意味著200多萬億。現在人均GDP是1萬美元,翻一番就是2萬美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市場規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去年是39萬億元,不到40萬億,翻一番意味著80萬億。我們這15年要做到主要指標翻一番的話,經濟增長能夠保持在4.72%、4.73%的速度就可以了。

    未來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我們的主要矛盾還真的不是速度問題。憲春剛才講,今年我們實現8%以上沒問題,我覺得到了“十五五”、“十六五”速度可以再往下降一些,因為這樣有助于我們把工作的著力點更多地放到增長質量上。剛才說前40年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時,奇跡更多的是解決增長速度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擺脫貧困,沒有解決溫飽,所以要有一個超常的速度。但是從現在開始,我們正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這個奇跡應當放到增長質量上,也就是高質量發展。從上半年看,我覺得未來的奇跡是在高質量發展。比如,我們應當以創新為根本驅動力,未來的發展應當是綠色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未來的發展應當是協調發展,就是要東中西部協調,城鄉協調,各個產業之間協調;未來的發展應當是更加開放的發展,還有就是共享的發展,我們要讓14億人每一個人都能夠充分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福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也特別贊成你剛才說的,我們完成第二個百年目標時,中國經濟仍然會有一個奇跡出現,只不過這個奇跡和前40年的奇跡是有區別的。前40年的奇跡更多的是體現在數量上、速度上,但是新的奇跡是體現在發展質量上。謝謝。

    2021-07-15 18:17:18

  •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

    世界銀行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4%,從而恢復到新冠大流行之前的長期趨勢。請問姚老師、許老師,對于明年中國經濟預期怎么看待?謝謝。

    2021-07-15 18:35:18

  • 許憲春:

    世界銀行預測中國明年經濟增長5.4%。因為世界銀行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機構,所以它的預測結果很受關注,我們也經常關注它的預測結果。但是它的預測結果也是經常調整的,國家統計局發布新的數據之后,世界銀行就可能會對它的預測結果進行調整。

    如何看待世界銀行預測的2022年5.4%的經濟增長?剛才姚總講過一個觀點,我是贊同的,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上升,我國不可能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例如,2000年我國的GDP是10萬億元左右,2020年超過了100萬億元,已經是2000年的10倍。如果剔除價格因素的話,也相當于2000年的6倍以上。什么含義?就是現在一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相當于2000年6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所以,我們不可能指望GDP永遠保持高速度。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質量發展,我國正在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是不行的,因為發展還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經濟增長也是發展的重要內容,但是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要追求高質量發展。

    我們回過頭看看過去的經濟增長數據。2007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峰值,為14.2%;2010年增長10.6%,2019年增長6%,去年是一個特殊時期,增長2.3%。顯然我國經濟增速在逐步回落,我認為這很正常。經過長期高速增長之后我國的經濟總量顯著擴大,一個百分點的增長和過去不是一個概念了。另外我們追求高質量發展。我認為我國現在的潛在增長率大概在5.5%-6%之間,經濟增長在這個區間都屬于是正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增速可能還會回落,這也都很正常,不要大驚小怪,只要保持在合理的區間,保持高質量發展,我們就能夠實現未來的目標。謝謝!

    2021-07-15 18:53:45

  • 姚景源:

    我補充一下,我給他們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不同階段應當有不同的增長速度。我們家添了一個小孫女,特可愛,我這個小孫女一生下來,上秤一稱6斤,到滿月那天又把她放秤上一稱9斤,一個月體重增加50%,醫生說正常。我就說,這么一個小不點、小嬰兒,一個月體重增加50%正常嗎?像我們這樣的成人,誰要是一個月體重增加50%,那不就壞了嗎?咱不得上醫院看病嗎?所以不同階段是有不同的健康指標。剛才憲春講得非常清晰,過去由于我們貧困問題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沒有解決,我們必須得保持高的增長速度,那是有道理的。現在我們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了,我們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這個時候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度增長轉向了高質量發展,所以質量問題是最重要的。像我的小孫女長大了,質量問題就是主要的,比如學習好不好,思想品德好不好,這是主要的。所以我建議,不要在速度上太敏感,未來15年平均增長4.7%就夠了,個別年份可能6%甚至以上,未來個別年份降到4%問題也不大,但最終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還是取決于增長質量。

    2021-07-15 19:07:33

  • 邢慧娜:

    好的,已經一個小時了,還有兩位記者剛才舉手提問,我們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每個記者都能有提問的機會。

    2021-07-15 19:08:07

  • 封面新聞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于CPI,上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漲了0.5%,低于今年3%的通脹控制目標。我想問一下,主要是哪些調控政策發揮了作用?對全年CPI的情況是否有一個預判?現在是否可以認為通脹不會成為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謝謝。

    2021-07-15 19:18:39

  • 姚景源:

    6月當月CPI同比上漲是1.1%,1-6月份上漲0.5%,為什么居民消費價格能溫和上漲?還是由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的加大。怎么把握CPI?食品價格在CPI中占30%,這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把這部分穩住,最重要的就是豬肉價格。從前年開始,我們就高度重視豬肉價格,各級政府都在抓,在養豬用地、減免稅費、鼓勵規模化飼養等政策上發力,增加了生豬存欄數量達到上半年末的43911萬頭,已經恢復歷史正常水平,這樣供給就增加了。我們能夠把CPI穩定到這樣一個狀況,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起作用。

    如果在CPI當中,在整個市場銷售當中還存在問題,那也是結構性的問題。現在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東西供給不足,比如大家都需要綠色產品,但這方面的供給還有很大差距。

    關于下半年CPI的走勢,我覺得不排除個別月份,特別是到了9月份CPI有回升的可能。因為到了9月份,進入中秋節、國慶節消費旺季,加上疫情防控成績還在進一步鞏固,這樣的話消費會出現向上的趨勢,需求加大了,可能會拉升價格。我們年初確定的目標是把CPI漲幅控制在3%以內,實現這一目標應該沒有問題。但也要注意到,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會導致CPI上漲,石油價格上漲導致化工產品上漲,化肥價格上漲就會導致糧食價格上漲,這一系列的問題大家也很擔心。我們目前保供穩價的措施應當是得力的,而且力度非常大,所以我覺得盡管下半年個別月份CPI會有所抬頭,但全年能夠控制在3%以內。

    2021-07-15 19:34:14

  • 邢慧娜:

    最后一個問題。

    2021-07-15 19:55:50

  • 中國青年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于就業的,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實現了全年目標的63.5%,但是下半年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尤其是有909萬應屆畢業生,還有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也是百分之十五點幾,進入下半年怎么應對這樣的就業壓力?謝謝。

    2021-07-15 20:00:15

  • 姚景源:

    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完成全年目標63.5%這樣的成績,但大學生就業確實是個大事。今年大學畢業生909萬,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去年是874萬,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有些孩子沒就業,放到今年了。所以,今年還要承擔去年一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另外,正常沒有疫情的情況下,每年大概有數十萬大學畢業生要出國留學。現在的狀況,這個數大幅下降。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就提過建議,我說要增加研究生招生數量,要給這些孩子創造繼續學習的機會和條件,今年整個就業供給方面的數量前所未有。正好到了畢業的季節,我主張對大學生就業,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關注,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靈活就業非常好,它為每一個青年人就業提供了充分的選擇。靈活就業要有更進一步的政策扶持,靈活就業的年輕人社保怎么辦,怎么能讓他們安心,讓他們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應當采取措施,讓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有自己理想的工作、理想的收入。

    你剛才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下半年,這應當是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現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認為在下半年能看到扎扎實實的效果。

    2021-07-15 20:10:53

  • 邢慧娜:

    今天的吹風會就到這里,感謝兩位專家的精彩闡釋,相信各位媒體朋友們都會有所收獲。大家再見。

    2021-07-15 20:18: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