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中國制造2025》等有關情況

發布時間: 2015-03-28 15:52:51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辛聞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國務院 政策 吹風會 中國制造2025

主持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政策例行吹風會。

最近,《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前天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制造2025》,近期這個文件也將正式印發。媒體對這兩個文件很關注,所以我們今天很高興請來了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先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先生,請他們介紹這兩方面的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綦成元先生,下面我們先請林主任作簡要介紹。

2015-03-27 11:34:01

林念修: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媒體吹風會。大家知道,最近《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已經正式對外公布了,我想利用今天這個機會向各位記者朋友作一個簡要介紹。

2015-03-27 11:34:52

林念修: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去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專題研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次會議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這次會議提出要抓緊研究制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政策文件。按照會議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央財辦共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了若干意見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前段時間,若干意見已經在網上公布了。若干意見一共是九個部分30條,涉及上百個政策點,最近我們也在組織學習。

2015-03-27 11:35:17

林念修:

若干意見概括起來是三句話,即“一條主線,雙輪驅動,四個堅持”。“一條主線”就是深化改革。大家從文件中可以看到,若干意見通篇都貫穿了全面深化改革這樣一條主線,把改革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也是通過改革加快破除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倳浄磸蛷娬{,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但是最緊迫的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所以深化改革是這個文件的主線。

2015-03-27 11:35:30

林念修:

“雙輪驅動”就是要同步推進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科技創新,但是必須同步推進制度創新、體制創新,也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這兩個輪子必須同步推進。通過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這兩個輪子的同步推進,實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同步調整,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相互促進。

2015-03-27 11:35:41

林念修:

“四個堅持”,就是堅持需求導向,堅持人才為先,堅持遵循規律,堅持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就是要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做到“三個著力”:一是著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二是著力破除科學家、科技人員、企業家、創業者創新的障礙;三是著力解決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制約。堅持人才為先,就是將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做到“三個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培養、用好、吸引各類人才,更加注重強化激勵機制,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家和技術技能人才隊伍的創新作用。把調動和激發創新人才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創新人才的作用作為這個文件的非常重要的內容。堅持遵循規律,就是根據科學技術活動的特點,遵循兩大規律:一是科學研究的探索發現規律;二是尊重技術創新的市場規律。堅持全面創新,就是要做到“四個統籌推進”,包括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統籌科技、管理、品牌、組織、商業模式的創新,統籌推進軍民融合創新,統籌推進“引進來”與“走出去”合作創新。

2015-03-27 11:35:59

林念修:

“一條主線、雙輪驅動、四個堅持”是這個若干意見的總體脈絡,把握住這個總體脈絡,也就把握住了若干意見的核心要義。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著力抓好這個文件的落實,逐項分解改革的任務,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同時確定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督促相關部門抓緊研究、落實方案和配套政策,使我們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真正落地。

2015-03-27 11:36:03

主持人 胡凱紅:

下面請蘇波副部長介紹情況。

2015-03-27 11:36:12

蘇波:

媒體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了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前天上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制造2025》,近期將正式印發。今天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向媒體朋友們介紹《中國制造2025》的一些基本情況。

制造業是我國市場化程度很高的領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對國民經濟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為什么要制定《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我們基于三點考慮。

2015-03-27 11:36:31

蘇波:

一是應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需。大家知道,最近這幾年,對新一輪產業革命議論很多,各國都相繼采取了很多措施來推進。中國政府在推進制造業的發展方面,也需要一個應對的藍圖。

二是金融危機后各國對制造業的發展都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比如說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取得實質性進展,新興發展國家的產業調整步伐也在加快,中國作為第一制造大國,也需要有應對的措施,來提升自身產業的競爭力。

三是經過六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制造業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在許多非常重要的領域已經具有了全球的競爭力。

鑒于這三個立足點,我們制定了一個《中國制造2025》的強國戰略規劃。

2015-03-27 11:36:56

蘇波:

2014年,由工信部牽頭,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質檢總局、工程院等20多個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50多名院士、100多位專家來編制《中國制造2025》規劃,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頂層設計,提出了制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三步走”的戰略。這“三個十年”最終在建國一百周年的時候,要實現中國成為制造強國,就是第一個十年我們要進入世界強國之列。第二個十年,到2035年,我們要進入世界強國的中位。第三個十年,我們要進入世界強國的領先地位。

2015-03-27 11:37:13

蘇波:

《中國制造2025》重點對第一個十年的目標、任務進行了具體的部署,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當然也描繪了未來兩個十年一直到建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我們要建成制造強國的宏偉目標。這是第一次從國家的戰略層面描繪了建設制造強國的宏偉藍圖,對順應新常態,對當前的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體現了戰略所需《中國制造2025》和當前所需。

2015-03-27 11:37:25

蘇波:

《中國制造2025》的總體思路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需求為目標,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層次人才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

2015-03-27 11:37:41

蘇波:

實現《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目標,落實各項任務和政策措施,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來推進。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務實地推動制造業強國的建設,這里面包括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要制定“1+X”的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同時我們也真誠地希望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幫助我們持續宣傳《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主要任務以及實施措施和進展情況,擴大《中國制造2025》在國內國際的影響,進一步形成廣泛的共識,形成合力,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和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疊加起來,共同推進制造強國的建設。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15-03-27 11:37:44

主持人 胡凱紅:

謝謝蘇部長,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通報一下你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5-03-27 11:37:57

人民日報記者:

林主任,為什么我們在現在這個階段出臺這個規劃?這個規劃與以往類似的文件有什么不同?它的含金量體現在什么方面?另外,這個時候出臺這個意見,有什么重大的意義?

2015-03-27 11:38:16

林念修:

關于這個若干意見,我剛才說了,確實是含金量很高,亮點也很多,我本人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

總的來講,這個若干意見與以往有關文件相比,很大的不同就是改革的亮點多,政策的含金量應該說是比較高的??梢詺w納為四個方面:堅持全面創新、強化市場導向、突出人才為先、聚焦瓶頸制約。

2015-03-27 11:38:54

林念修:

首先是堅持全面創新,系統地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改革措施。我們在這個若干意見的起草過程中,還是堅持全方位、多視角這樣一個系統改革的方法,從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強化金融支持、建立市場導向機制、激勵成果轉化、完善科研體系、加快人才培養和流動、推動開放創新、加強統籌協調等八個方面提出了30條近百項改革舉措。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特別注重形成經濟體制、科技體制、人才體制、對外開放體制的系統改革的合力。在文件起草過程中,特別注重系統的觀念、系統的部署,避免改革碎片化,這是它的一個亮點。

2015-03-27 11:39:07

林念修:

第二是強化市場導向,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我們認為,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真正激發創新活力,最根本的還是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谶@一點,我們將改革重點放在了著力創造一個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全社會創新動力的體制環境上,構建一個體制環境,營造一個創新的土壤。比如說這次文件中提出,研究降低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的門檻,調整損害賠償標準,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合理劃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等一系列舉措,通過這些舉措力求徹底擺脫知識產權“侵權易、維權難”這么一個僵局,所以這里提出來要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2015-03-27 11:39:16

林念修:

再比如說,我們提出加快壟斷性行業改革,破除限制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發展的不合理準入障礙,目的就是要扭轉靠壟斷賺錢容易,靠創新獲益難的局面,讓創新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還有,比如文件提出,要逐步將國家對企業技術創新投入方式轉變為以普惠性財稅政策為主,強化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讓中的主體地位,使企業在創新驅動鏈條的各個環節上都能夠發揮主體作用,真正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

2015-03-27 11:39:28

林念修:

第三是突出人才為先,用利益分配杠桿,來激發每一個創新者的內在動力,重要是把利益分配機制建立起來。我們大家都知道,說是創新驅動,實質上就是人才驅動。我們既要用事業來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勇氣和毅力,但是也要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讓科技人員“名利雙收”,這是很重要的政策導向和取向。若干意見圍繞向創新者讓利,提出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收益比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取得的股權獎勵收入五年內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等等政策。同時,針對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雙軌制”的問題,文件也提出,要完善科研人員在企業與事業單位流動時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鼓勵他們在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合理流動,社保要跟進,符合條件的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批準,可以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到企業去兼職或者創辦企業,這些規定,都是要促進人才雙向的自由流動,最大程度地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2015-03-27 11:39:57

林念修:

第四是聚焦瓶頸制約,這也是一個亮點,著力化解長期制約創新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企業現在普遍感到“融資難、融資貴”,在創新行業尤為突出。我們說充足的資本是科技成果完成從科學研究、到實驗開發、再到推廣應用三級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撐,圍繞發揮金融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我們從培育壯大創業投資、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提高信貸支持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這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一系列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優惠稅收政策,適當放寬創業投資企業投資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限制,探索試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和債券相結合的融資服務,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等等。這些目的就是要形成各類金融工具協同支持創新發展的良性互動的局面。

2015-03-27 11:40:03

林念修:

這四個方面也算是四個亮點,應該說它不是全部的,只是這個文件中若干改革舉措的一部分。我相信,隨著若干意見中一系列改革舉措的落地和實施,必將會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也必將會激發創新驅動發展的內在動力,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不竭的動力。

2015-03-27 11:40:18

林念修:

創新驅動意義確實非常重大,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時候出臺若干意見,通過改革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有三個方面的意義:

2015-03-27 11:40:37

林念修:

第一,體現了主動推動轉型。我們說,從國際經驗來看,創新驅動往往是資源供給和競爭環境變化“逼出來”的。大家知道,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但是要知道,這個快速增長是以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發展存在著不可持續的問題。目前,我們的資源條件包括環境承載能力,特別是環境已經接近上限了,還有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在下降,人口紅利也在下降,傳統產業普遍存在著能力過剩的問題,經濟發展中的結構矛盾也比較突出,所以我們說,到了必須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階段了。但是我們也知道,這個過程不是完全自發實現的,實際上內生動力還是在于改革,總書記講,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所以我們說,只有主動建立適應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我們才能贏得轉型發展的主動權。

2015-03-27 11:40:50

林念修:

第二,還是要加快推進轉型。向創新驅動轉型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特別是剛才我講了,我們經濟總量很大,發展又不平衡,現在依靠投資驅動、加大資源投入的方式還有一定的空間,西部地區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的,也有一定的慣性,但是我剛才說了,是不可持續的,長期下去是不行的。所以我們說,要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實現經濟增長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經濟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這樣的雙目標,必須制度先行、改革先行,盡快擺脫我們傳統增長路徑依賴。用一句話說,越早改革越主動,越早改革代價越小。

2015-03-27 11:40:54

林念修:

第三,系統推進轉型。當前一些制度設計包括法律法規還不能滿足經濟轉型的需求,所以我們說這次改革是系統部署,避免改革碎片化,要整體推動,根據創新規律、市場規律和發展需求,整體推進和重點推進相結合,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徹底激發創新的活力,實現整體轉型。

所以總的來講,制定這個若干意見是黨中央、國務院總攬改革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是我們主動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重要舉措,必將對我國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謝謝。

2015-03-27 11:41:06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蘇波副部長,以往我們國家也出臺過很多關于工業轉型升級或者制造業更新換代的政策,這次工信部牽頭制定《中國制造2025》,出臺的目的是什么?這個文件和以往的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相比有哪些創新的地方?謝謝。

2015-03-27 11:41:17

蘇波:

我們過去制定了許多產業發展方面的規劃和戰略,《中國制造2025》不同,它不是一個一般性的行業發展規劃,它是著眼于整個國際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變革的大趨勢所制定的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規劃,它不僅僅要推動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穩定發展,還要實現在應對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當中,實現高端化的跨越發展。所以,出于這樣一個總體的方向,我們不把它作為一個常規性的行業規劃,比如說“十三五”、“十四五”這樣一個規劃來看待,而是起了《中國制造2025》,類似于《德國工業4.0》這樣技術性的名稱,就是要體現我們與以往規劃的不同點,這個不同點就體現在它的戰略性、長期性,以及對新技術革命的應對措施,把它作為重點。

2015-03-27 11:42:55

蘇波:

至于這個規劃的創新性,跟傳統的規劃相比,有幾個方面。第一個非常突出的就是,通篇貫穿了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內容,不論是在指導思想,還是在我們的任務,還是在發展的重點領域,以及一些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的綠皮書,我們都突出了中國的制造業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途徑當中,要充分體現新技術革命的影響,要與世界同步。雖然中國的制造業在某些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甚至在一些重要領域達到了引領世界發展的水平,比如說高速軌道交通裝備,比如說我們的通信裝備。在一些領域還有優勢,比如說電力裝備、工程機械,但是從總體上講,我們仍然處于工業2.0、3.0階段,與德國、美國這些國家相比,我們還有較大的差距。所以,通過這個規劃,不是一般性的按步就班的成長,而是要實現從工業2.0、3.0到4.0個跨越式的發展,這是這個規劃跟傳統的規劃的性質、內容以及它所包含的任務的不同點。

2015-03-27 11:43:11

蘇波:

第二點就是我們更加突出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通篇我們始終把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因為中國制造業的產能已經很大,220多種產品的產量世界第一位,有些產品的產量已經達到全球生產能力的50%、60%以上。所以,產能的擴張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創新,創新再創新,縮短在高端領域與國際的差距。

2015-03-27 11:43:24

蘇波:

第三點就是我們在整個規劃的內容和實施上采取了一個重點突破的戰略,因為中國制造業的體量已經很大,縮短和國外的差距,建設強國,著力點在哪兒?前兩天《新聞聯播》中已公布了十大領域,都是高端領域的發展,比如說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這十大領域當中也有傳統產業,比如說電力設備,目前無論是百萬千瓦的核電、百萬千瓦的超超臨界的火電、百萬千瓦的大水電,還是特高壓輸變電,我們的競爭力都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是我們在高端的核心部件和技術研發方面,還要繼續攻關和提高。

2015-03-27 11:43:32

蘇波:

還有一個創新點,就是實施了五大工程。這個規劃最后怎么落實、怎么推動?我們要從五個方面來解決核心的問題:一是要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市場化以后,原有的許多國家級的研究院所都企業化了,帶來一些基礎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創新工作削弱了。那么面對未來的十大重點領域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的工程,我們需要建設一批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中心,類似于美國要建設的45個國家級的創新中心,這些中心不改變它原來的隸屬關系,就是在現有的研究院所、大學和企業的基礎上,以產業聯盟的形式來承擔制造業強國建設的核心任務,然后市場化的組建,階段性地形成成果。

2015-03-27 11:43:45

蘇波:

二是大力推進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通過智能制造帶動我們各個產業的數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2015-03-27 11:44:11

蘇波:

三是工業強基工程。我們總結,中國制造業落后,很大的一個是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比較落后。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有國務院領導還專門談到基礎工藝的問題,這方面我們要實施工業強基工程。

2015-03-27 11:44:14

蘇波:

四是綠色發展工程。剛才念修主任也講到了,我們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就是環境和資源,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以后,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已經成為中心任務,在這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綠色發展在工業領域里有許多重大的任務,因為工業占整個我們國家能源消耗的73%,在節能減排降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方面有巨大的潛力和空間,所以我們要實施綠色制造工程。

2015-03-27 11:44:27

蘇波:

五是高端裝備創新的一些工程。這里面有一些工程我們已經在做,比如說“核高基”、互聯網、數控機床、大飛機等專項,我們還要推進一些新的專項來啟動,來提高整個裝備制造業的水平。

2015-03-27 11:46:34

蘇波:

另外,我們還實施了一個高端領域技術路線圖的綠皮書。前天上午,克強總理專門講到,說他很贊賞這個綠皮書。這個綠皮書不是政府給企業或者市場去畫一個指令性的框框,而是我們通過一百多位專家研究了以后,對中國的裝備在未來要實現由大變強、實現高端引領,在哪些技術上要有突破,給市場提出了一個方向,不是我們要指令企業去做什么。這些技術的方向,是實現我們強國建設必須要達到的基礎的技術目標,這個目標前天上午克強總理要求我們動態管理,兩年一修訂,不斷深化。這樣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下來,我們的目標就能實現。

2015-03-27 11:47:01

鳳凰衛視記者:

請教林主任,我們看到規劃中說要形成深度融合的開放創新局面,包括要鼓勵創新要素跨境流動,擴大科技計劃對外開放。請您具體幫我們闡釋一下這意味著什么,是不是說外資有更多機會參與中國創新發展的機會?如果說有更多引進外資的機會,哪些領域會是我們守住的底線?比如說國家安全領域,可能外資不太容易進來,我們要守?。?/p>

2015-03-27 11:47:11

綦成元: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成就,已經充分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我們才能夠加快發展,中國仍將繼續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來促進我們國家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因此,我們在制定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過程當中,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來最大限度地營造市場競爭的環境,以此來促進各個市場主體參與到我們國家創新發展的偉大事業當中。

2015-03-27 11:48:51

綦成元:

在改革創新中,我們不僅要支持國內企業創新,也歡迎國外的企業來創新。我們在搞自貿區的時候,實際上有許多這方面的試點,包括給國外企業國民待遇等等。具體說到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的措施,我們在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里面已經明確提出將積極引導外資研發中心開展高附加值的原創性的研發活動,吸引國際知名科研機構來華聯合組建科研中心,這是從機構建設方面。在科學研究方面,我們也將繼續創造條件,推動中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國際的合作研究計劃,也鼓勵和引導外資的一些機構參與我們中國的科技計劃,無論是在基礎研究還是一些應用研究,在這些大的科技計劃方面,我們都會歡迎、支持外資企業來參與。因為若干意見還是一個指導性的文件,在一些具體的操作方面,下一步各個部門也會根據若干意見的要求,繼續制定相關實施細則。我想,你們會看到,將來中國在科技計劃的開放方面還會有很大的進展。

2015-03-27 11:49:14

綦成元:

(對于負面清單)具體到科研計劃里面,我個人認為不會有這樣的考慮。我們在自貿區,在產業方面和經濟環境方面,會有一些準入前的國民待遇的安排,對研發計劃,完全是按照國家統一的戰略來部署的。

2015-03-27 11:49:23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

我記得李克強總理召開記者會的時候,有一位中國記者問到,創業屬于個人行為,這個觀點我很贊同,就是說政府部門不管采取什么方案來推動創業,如果個人和民間的企業沒有采取實際行動的話,這些方案是不會實現的。兩位對這種觀點的看法如何?另外,現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很快。中國將怎樣培養高端產業?

2015-03-27 11:50:51

林念修:

我來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我理解你講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充分發揮企業和個人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這是我們關心的,也是出臺若干意見的重要內容??偟膩碇v,若干意見還是圍繞著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來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在這方面有很多細化考慮。簡單講,政府要支持企業創新,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做好“鋪路”工作。關鍵是營造激勵企業和個人創新的市場競爭環境。大家都知道,我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數量只有14%左右,這個數量是不高的,大量的企業不搞研發。為什么呢?我們也在分析,有些原因是一些企業能力不足,他只能是模仿,簡單的加工生產。

2015-03-27 11:52:46

林念修:

但是也不完全是這個原因,還與市場經營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我們引導企業搞創新,既要給動力,也要有壓力。所以我想,讓企業能夠創新,讓真正創新的企業能獲利,必須措施要跟上,就像總理講的,要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格局。政府必須做好工作,包括構建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大家都知道,以前我們搞過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這次特別講到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這是鼓勵創新的重要環節,要優化相關領域的行業監管和市場準入,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調整資源配置政策等等。就是通過放開搞活,最大程度地釋放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包括企業家,也包括個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在很多新興領域放松管制、減少干預、營造環境,就是對創新最好的支持。這是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

2015-03-27 11:53:09

林念修:

第二件事就是“賦權”,讓企業真正牽頭來搞技術創新。我們說創新需求來自市場,創新的主力就應該是市場主體,創新的資源就應該往企業聚集,這是我們的一個取向。過去我國還存在著一些科研與市場脫節的問題,與成果轉化脫節的問題,企業在整個國家創新體系當中的話語權并不夠,所以特別注意一定要增強企業在創新戰略中的話語權。下一步我們要在擴大企業在國家創新決策中的話語權、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等方面推進一系列改革,原則上,凡是市場導向明確的產業技術創新項目都應以企業為主來牽頭搞,當然政府的引導,包括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起來參與產業技術創新活動也是非常必要的。

2015-03-27 11:53:22

林念修:

第三件事就是“造血”,要強化對企業創新的普惠性政策支持,要逐步改變過去政府主導選拔式的創新支持模式,過去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是選拔性支持為主,下一步要由這種模式逐步轉變為以普惠性的財稅政策支持為主的模式,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創造一個大家都來搞創新創業的土壤和條件。對企業的創新支持要突出普惠性的政策導向,通過稅收和采購等普惠性的政策來調動企業的創新積極性。當然,重要的還是降低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門檻和成本,讓政策真正起到普惠的作用。

2015-03-27 11:53:36

蘇波:

我同意林念修主任的意見。您剛才說的這兩個問題的核心,就是怎么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個我們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同時也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您剛才提到的,培育高端產業領域政府做什么,我認為政府要做市場做不了的事,剛才林主任把一些意思都講了,因為有一些政策、法律法規、市場環境的建設,一些條件的支持,目前各國政府都在做,包括美國支持先進制造、再制造等發展的一些專項,英國、法國、日本提出的一些支持產業發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這都是政府要做的事,中國政府也不例外。

2015-03-27 11:54:52

中國日報記者:

蘇副部長,在推進制造業發展方面,德國提出了工業4.0計劃,《中國制造2025》計劃和德國的計劃相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2015-03-27 11:55:17

蘇波:

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這兩個規劃的比較,我看網上反映很多,包括中國作為主辦國在德國參加信息產業的展覽,許多專家有很多經典的發言,也提到了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一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我想,相同點就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谖锫摼W的數據革命與能源、醫療、制造、交通、農業、媒體等相結合,會產生新的產品、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和新的技術,會產生巨大的產業影響力。比如說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這一變革的趨勢和核心就是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在這一點上,《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都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針對制造業發展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戰略舉措。

2015-03-27 11:56:13

蘇波:

如果說要有什么不同,差異化在于這么幾點:第一,德國制造業具有強大的技術基礎,所以它直接實施工業4.0,在兩化融合,在信息化推動“互聯網+”各方面具有優勢,而且產業技術比較好。中國是在工業2.0、3.0和4.0同時推動的情況下,要實現我們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要實現在高端領域的跨越式發展,任務就比德國實現工業4.0更加復雜、更加艱巨,但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最重要的目標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2015-03-27 11:56:37

蘇波:

還有,《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不是完全等同于德國工業4.0,我剛才說了,德國工業4.0就是瞄準新一輪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中國制造2025》從始至終貫穿著應對新科技革命、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但是它不是專門為應對新一輪革命制定的一個規劃,它還要顧及到規模龐大的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顧及到我們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的提升,所以我們在未來的《中國制造2025》“1+X”的規劃體系里,將專門制定一個跟德國4.0相類似的落實我們《中國制造2025》總體理念和原則的這樣一個規劃,比如說智能制造的規劃,或者兩化融合的規劃,這個規劃就是跟德國工業4.0完全一樣的。還有推進方式上,我們要從2.0、3.0向4.0推進,任務更加艱巨,但是最終會形成雙方在4.0上的會合。

2015-03-27 11:56:55

蘇波:

最近,馬凱副總理到德國訪問的時候,跟他們政府達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意向,就是中德兩國政府在加強工業4.0領域合作已經形成了六點共識:一是建立合作的機制,在中德兩國政府間要建立工業4.0的對話機制,落實中德合作行動綱領。二是聯合開展基礎性、前瞻性的研究。三是工業4.0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標準的制定,會合作制定一些新的標準。四是加強工業設計領域的合作。五是加強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合作。六是大力開展人才交流方面的培訓和合作。我想,中德在《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4.0方面的合作是雙贏的,會取得很好的成果。

2015-03-27 11:57:13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還是創新驅動,可能都是要促進那些有實力、有能力和有創新力的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還有一些企業低能低效,占用了更多的社會資源,我們也形象地把它們稱之為“僵尸企業”。促進“僵尸企業”合理有序地退出市場也是重要工作,特別想請蘇副部長和林副主任從自己的角度來談一下目前我們有什么樣的舉措,取得了什么樣的進展?

2015-03-27 11:57:33

蘇波:

您說得非常好,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來制定一個規劃,引領我們高端發展,縮短跟國際的差距,這是一個重要的任務。但是您剛才提到的很好,中國制造業有龐大的產業基礎,其中有很多企業是一般制造業,它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和產品都是普通的,這些能力怎么去引領它升級?我想,任何企業都要不斷地創新和進步,包括普通的企業,比如說服裝、紡織,它也在不斷地實現進步和升級,質量在提高、技術水平在提高、生產裝備和工藝在提高,這是我們希望它提高的。

2015-03-27 11:59:52

蘇波:

另外,在提高當中,利用公平的市場競爭來不斷地使新的有競爭力的企業成長,使那些落后的、節能效果差的、能耗高的、不利于環保的企業淘汰,這要靠市場準入的標準,不斷地促進這些企業的轉型升級。還有,要采取淘汰落后的措施。這幾年工信部組織在十幾個行業,尤其是高能耗行業產能過剩淘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規范市場秩序和整個產業標準,工信部發布了60多個行業的準入標準,這些準入標準主要是從節能、環保、安全、資源利用率以及技術方面制定了明確的標準,然后我們采取市場的辦法,把達到標準的企業向市場公布,沒有任何指令性或者審批的職能,公布以后讓這些企業得到市場的認同,沒有公布的企業由于不達標,在市場的銷售、市場的信譽方面會造成損失,會給它形成壓力。這幾年下來以后,市場準入標準對推動這些企業產業升級的發揮重要作用,也逼迫一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自我淘汰。我想,這樣一個機制是市場機制的一個最根本的要素。

2015-03-27 12:00:29

林念修:

我完全贊成蘇部長的意見。淘汰落后產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們要靠一些標準、一些制度來淘汰落后,做減法,另一方面我們要通過互聯網來提升傳統企業,來做加法。大家知道,“兩會”一個很熱的詞就是“互聯網+”,我跟大家報告一下,發改委正在牽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這是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的。我們就是要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來加快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同時我們要通過融合發展來培育新的業態、培育新的增長點。

2015-03-27 12:01:22

林念修:

“互聯網+”行動計劃我們正在制訂,第一是著力做優存量,就是剛才講的,推動現有的傳統行業提質增效,包括制造、農業、物流、能源等一些產業,通過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來推進轉型升級。第二是著力做大增量,打造新的增長點,培育新的產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我們最近去了一趟阿里巴巴,帶動力極強,阿里巴巴平臺電商交易額2.3萬億元,占整個網上零售額2.78萬億元的80%以上了。同時,電子商務發展帶動的快遞就業將近150萬人,完全是新的業態和新的增長點,對擴大就業非常有拉動作用。第三是推動優質資源的開放,完善服務監管模式,增強社會民生等領域的公共服務能力,這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

2015-03-27 12:01:38

主持人 胡凱紅:

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下周再見。

2015-03-27 12:01: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