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網11月3日訊(記者劉金陽)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0分,浩瀚的宇宙迎來了一對攜手相牽的新客人,中國的載人航天發出了閃耀太空的光芒,世界的目光由此投向中國,見證“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的首次交會對接。
“天宮”與“神舟”是一對具有濃郁中國特色,寄托了華人無限憧憬的名字?!疤鞂m一號”滿載著炎黃子孫的希望飛天,“神舟八號”厚積薄發,與“天宮一號”聯袂完成太空相約。
11月2日23時08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正式對外宣布,神舟八號飛船到達距離天宮一號約52公里的指定位置,飛船完成第一階段遠距離導引,轉入第二階段的自主控制段。
我國首次交會對接任務關鍵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航天人吹響了建設自己的空間站的前進號角。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作為聯系天地間的重要紐帶,此時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刻,不但要精心控制“神八”,還要密切監視著“天宮”的一舉一動。臨戰前的飛控大廳,顯得格外莊嚴和安靜。來自四面八方的地面測控站,分布在大洋上的遠洋測量船,以及密布的測控網的各項數據,都在這里快速的匯聚。
飛控大廳約20米寬、3米高LED顯示屏上方快速地滾動著北京時間、任務時間、飛行時間等數據。下方主屏幕中間是兩飛行器交會對接過程的實時模擬三維動畫,左下角顯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的飛控計劃,右側區域世界地圖顯示兩飛行器的當前位置、飛行軌跡,以及地基、海基、空基測控站測控范圍等信息。
屏幕正前方是四排共計90多個顯示工作臺。臺上身著藍綠色的工作服的參試人員已經各就各位,全神貫注地收集從各測站傳來的數據,緊張地進行飛船遙測數據和軌道數據處理,密切監視飛船的飛行狀態,適時對飛船注入控制指令。
交會對接任務與以往的載人航天任務相比,技術跨度大、狀態變化多、技術要求高、任務實施難。根據交會對接任務的特點,各參試單位分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兩個飛控團隊,并在兩個飛控場所協同工作,這種對兩個飛行器同時進行控制的協同配合模式,比以往任何載人航天任務都更加復雜。
坐在總調度臺上的工作人員,兩眼專注地緊盯顯示屏,對各類數據進行著最后的復核。此次飛船運行段、交會對接段的指揮調度口令都將由他們下達。
凌晨0時18分,擴音器里傳來“飛船轉5公里保持!”的報告聲,飛船自此由尋的段轉入接近段任務,在5公里、400米、140米和30米停泊點,分別停泊4分鐘、2分鐘、2.5分鐘、2.5分鐘,地面需在極短的時間內準確判斷飛船和目標飛行器的當前狀態。
此時,神舟八號暫時停住了運行的腳步,等待地面對兩航天器相對導航計算結果進行確認。大屏幕上,不斷跳躍著各測站傳來的飛行參數。
0時22分后,飛控指揮大廳接連傳來有力的報告聲,打破了大廳的寂靜:
“飛船轉400米接近!”
“飛船對接機構開始準備!”
“飛船轉入400米停泊!”
“飛船轉140米接近!”
“飛船轉入140米停泊!”
1時17分,飛船進入對接段實施前最后的平移靠攏段,8噸重的“神舟八號”在慣性作用下,與8.6噸重的“天宮一號”以每秒0.2米左右的速度進行相撞,“神舟八號”上的主動對接機構碰撞上“天宮一號”上的被動對接機構。
大約10分30秒后,實施對接的關鍵時刻終于到來了。
1時28分,對接正式開始。
“神舟八號”對接環的6根滾珠絲桿繼續往外推至300毫米,同時對兩個航天器的姿態、位置和偏差等進行強行校準。兩個高速飛行的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準確會合,精度要控制在十幾個厘米之內,其難度和風險可想而知。
在這千鈞一發的緊張時刻,大廳的人們屏氣凝神,全神貫注的盯著大屏幕實況畫面?,F場氣氛被忐忑的心情瞬間凝固住。
1時30分,對接環的6根滾珠絲桿緩緩收縮,將兩個飛行器“拉近”;
1時32分,“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被拉近后,兩個對接面的12把對接鎖一一相扣;
1時34分,兩個飛行器拉緊后,對接機構上的驅動電機將帶動鋼絲繩系統,將兩個連接器面上的密封圈壓縮,保持密封;
一道道指令從北京飛控中心的大廳里接連發出,宣告著每一個步驟流暢而又順利的完成了。
1時36分,對接機構鎖緊完成,組合體正常啟控,飛船與天宮對接完成;
1時41分,組合體消除偏完成。
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取得圓滿成功。
隨即,大廳里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工作人員紛紛站起來,激動地相互擊掌慶賀。中國航天人自豪地說,“我們離建立自己的空間站越來越近了!”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實現成功對接,標志著我國已經擁有建設初步空間站及短期無人照料空間站的能力。2012年將進行神舟九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試驗,至少有一次是載人飛行??臻g交會對接重大突破將為中國2020年左右建成空間站奠定關鍵技術基礎。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