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北斗一號”)
“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也稱“雙星定位導航系統”)為我國“九五”列項,其工程代號取名為“北斗一號”,其方案于1983年提出。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斗一號”衛星送入太空。前兩顆衛星分別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這次發射的是導航定位系統的備份星,它與前兩顆“北斗一號”工作星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確保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這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個建立了完善的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該系統的建立對我國國民國防和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2007年2月3日,“北斗一號”第四顆衛星發射成功,該衛星不僅作為早期三顆衛星的備份,同時還將進行“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相關試驗。目前,“北斗一號”已有四顆衛星在太空遨游,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確保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資訊。
“北斗一號”是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為用戶提供快速定位、簡短數字報文通信和授時服務的一種全天候、區域性的衛星定位系統。系統由兩顆地球靜止衛星(800E和1400E)、一顆在軌備份衛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統、標校系統和各類用戶機等部分組成。其覆蓋范圍是北緯5°-55°,東經70°-140°之間的心臟地區,上大下小,最寬處在北緯35°左右。定位精度為水平精度100米(1σ),設立標校站之后為20米(類似差分狀態),工作頻率為2491.75MHz,系統能容納的用戶數為每小時540000戶。“北斗一號”具有衛星數量少、投資小、用戶設備簡單價廉、能實現一定區域的導航定位、通訊等多用途,可滿足當前我國陸、海、空運輸導航定位的需求。
“北斗一號”就性能來說,和美國GPS相比差距甚大。第一,覆蓋范圍也不過是初步具備了我國周邊地區的定位能力,與GPS的全球定位相差甚遠。第二,定位精度低,定位精度最高20米,而GPS可以到10米以內。第三,由于采用衛星無線電測定體制,用戶終端機工作時要發送無線電信號,會被敵方無線電偵測設備發現,不適合軍用。第四,無法在高速移動平臺上使用,這限制了它在航空和陸地運輸上的應用。但最重要的是,“北斗一號”是我國獨立自主建立的衛星導航系統,它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打破了美、俄在此領域的壟斷地位,解決了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有無問題。它是一個成功的、實用的、投資很少的初步起步系統。此外,該系統并不排斥國內民用市場對GPS的廣泛使用。以“北斗”導航試驗系統為基礎,我國開始逐步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首先滿足中國及其周邊地區的導航定位需求,并進行系統的組網和測試,逐步擴展為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