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未來數年“探月熱”更精彩
探測器功能不斷改進
未來數年“探月熱”更精彩
據報道,俄羅斯未來幾年在月球探測上要連續發力:2015年將發射“月球”25號,它是俄羅斯重啟月球任務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降落于月球南極,用于分析月球風化層和當地外大氣層,并對月表50厘米以下的揮發物進行實驗;2016年至2017年將發射月球中繼衛星——“月球”26號,它負責將位于月球表面科研設備采集的數據傳回地球;2017年將發射的“月球”27號也稱為“月球資源”探測器;2019年將發射的“月球”28號用于完成取樣返回任務;2020年前后發射的“月球”29號任務是攜帶月球車著陸月球。
2015年,日本將發射“月女神”2號著陸器;2018年,將發射月球取樣返回探測器;2025年前,將發射行走機器人登月。日本還擬在月球上建設太陽能電站。
2017年,印度將發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它由一個軌道器、一個著陸器和一輛月球車組成。
歐洲原定在2019年將發射月球探測器,它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在月球的南極登陸,目的是尋找月球上的水源,為未來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的航天員提供生存資源,同時為人類移居月球鋪平道路。但該計劃可能因為經費不足而落空。不過,歐洲航天局現正擬用3D打印技術建造月球基地,歐洲已用1.5噸的模擬月壤造出了一塊基地建材樣品,如能進一步解決相關問題,建造月球基地的宏偉工程將變得更加簡單。
韓國將與美國合作,在2017年發射試驗型月球軌道器,然后以此為基礎在2020年發射自主研發的月球軌道器和月球著陸器。韓國原定計劃在2023年和2025年研制出月球軌道器和著陸器,但樸槿惠總統在大選承諾中表示要在2020年前完成登月計劃,所以研發日期也隨之被大幅提前。
2018年前后,我國將發射“嫦娥”5號月球采樣返回探測器,對月球進行精查。其核心任務是實現月球樣品采集并自動返回地球,供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月球。屆時,“嫦娥工程”的“繞、落、回”將全部完成。
另外,據《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透露,我國正在開展載人登月前期方案論證,已有中國科技專家建議我國在2025年或2030年進行載人登月。
延伸閱讀
私營公司為探月“打擂臺”
國際上正在舉辦的“谷歌月球X大獎賽”,有20多個私人隊參賽。一等獎為3000萬美元,將獎勵給首個成功發射機器人探月器并成功登陸月球的公司。參賽的探月器在登陸后必須行進500米并向地球傳回視頻、圖片和數據。
如果探月器不是首個在月面著陸,但在月球行駛了5千米;或拍攝到了“阿波羅”登月的一些遺跡;或證實了月球上水的存在;或挺過了月球的夜晚,等等,也可獲得500萬美元獎金。
不過,所有參賽者要想獲得獎金,必須在2015年年底前做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