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鄧一兵說,航天員在天上生活、駐留的時間越長,回到地面之后的耐力下降得就越多,這個恢復的時間相對來說就會更長一些。這次航天員聶海勝第一個出艙,出艙時間是85分鐘,這個時間跟當初出艙方案中規定的時間基本是一致的。
預告今后還會開展太空授課
我國首次進行的太空授課活動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反響。有人感覺50分鐘的時間有些意猶未盡。對此,王兆耀表示,中國載人航天今后會繼續開展類似的活動,太空授課只是利用載人航天工程資源進行科普教育的活動之一。就這次太空授課活動來講,后續還將在地面開展一系列活動,把這項活動繼續延伸。至于授課時間是否可以更長,主要是因為這一次授課為了保險起見,利用天基測控和地基測控來共同完成這項任務。相信以后根據授課活動的內容,時間再延長沒有問題。
展望
“長五”和“長七”十二五首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表示,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即將進入空間站時代。隨著空間站的建設和未來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的發展,我國現役運載火箭的能力和任務適應性已經不能滿足任務的需要,需要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
他介紹說,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家族成員,一個是長征五號,是大型運載火箭;一個是長征七號,中型運載火箭。未來它們將全面承擔我國空間站建設、空間發射的主要任務。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在研的最大運載能力的運載火箭,將主要用于滿足載人空間站等的發射需求,具備近地軌道20噸以上的運載能力。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在載人空間站工程中承擔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具備近地軌道約13噸的運載能力。
這兩型運載火箭采用新型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更加安全、可靠和綠色環保。兩型運載火箭研制工作進展順利,研制成功后將主要在海南發射場執行相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目前處在初樣研制階段,研制計劃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實現首飛。
2015年前后發射天宮二號
據王兆耀介紹,根據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整體發展規劃和計劃,下一步我國將開展空間實驗室工程的研制建設,計劃在2015年前后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其同步進行的載人空間站工程也在按計劃推進,在2018年前后發射試驗性核心艙,2020年前后完成中國載人空間站的建造。在此期間,根據需要發射一系列的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向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提供物資的補給和成員的往返。
國際合作培養航天員
針對我國是否會為其他國家培訓航天員的問題,鄧一兵表示,中國的態度一直是積極和明確的。我國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航天員選拔訓練體系和配套完善的訓練設施設備。一貫堅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開放原則的基礎之上,積極開展載人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共同推動人類載人航天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未來我們愿意在航天員培養和聯合飛行等領域探討新的合作模式,進一步加強跟國際同行的合作和交流。
■動態
三名航天員抵京
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昨天下午乘坐專機從呼和浩特平安飛抵北京。中央軍委委員、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到機場迎接。在機場,少先隊員向航天員獻上鮮花,3名航天員向現場迎接人員揮手致意,隨后乘車前往航天員公寓。據悉,3名航天員將進入醫學隔離期,進行全面的醫學檢查和健康評估,并安排休養。
■鏈接
神十任務全程
●6月11日17時38分
神舟十號飛船承載著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準確進入軌道。
●6月13日13時18分
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16時17分,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宮一號。
●6月20日10時04分
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配合下,為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進行了太空授課,演示了失重環境下一些獨特的物理現象,并進行了天地互動交流。
●6月23日8時26分
在張曉光和王亞平的密切配合下,指令長聶海勝手動控制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分離并撤離至天宮一號一定距離處,隨后,手動控制神舟十號飛船于10時07分再次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航天員再次進駐天宮一號。
●6月25日7時05分
神舟十號飛船自動撤離天宮一號。爾后,開展了飛船繞飛等技術試驗。
●6月26日7時19分
飛船進入返回程序,返回艙于8時07分準確降落在預定區域。目前,天宮一號已恢復至長期運行軌道。(策劃 張旭光 記者 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