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十二五’期間,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將進入關鍵階段。”日前,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已經完成更新換代的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系列將從試驗階段進入業務應用階段,其第一顆業務星將在2012年發射。而靜止氣象衛星也將在“十二五”期間完成更新換代,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最高觀測時效可以每5分鐘獲得一張云圖,較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二號每半小時獲得一張云圖有了質的飛躍,并將實現高光譜大氣溫度和濕度探測,其第一顆星將于2015年發射。
宇如聰說,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靜止和極軌兩個系列氣象衛星的國家之一,風云氣象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業務衛星序列,成為全球對地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與前一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一號相比,風云三號氣象衛星的遙感儀器從1個增加到11個,增加了大氣垂直探測功能,最高空間分辨率從1000米提高到250米,全球資料獲取時效由6小時提高到3小時,實現了全球、全天候、多光譜、三維、定量探測。
宇如聰介紹說,2008年發射成功的風云三號A星為北京奧運會提供了很重要的保障服務。奧運期間,青島海域出現的滸苔就是這顆衛星最早監測到的。去年年底發射成功的風云三號B星,與風云三號A星形成了上、下午星組網觀測,基于我國西南地區夜晚多暴雨的氣候特點,這種組合對于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很有幫助。
據了解,今年是我國衛星氣象事業發展40周年。40年來,利用氣象衛星監測臺風、暴雨、干旱、森林火災等災害,取得了顯著的防災減災效果,氣象衛星成為我國民用星中發揮作用效果最好的衛星。
目前,天上有3顆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二號,分別是C星、D星和E星,由于衛星的質量優于預期標準,設計使用壽命為3年的C星正在超期服役,目前處于在軌備份狀態。宇如聰透露,鑒于風云二號D星和E星已經形成了雙星觀測、互為備份的格局,風云二號F星將于2012年初發射,這也給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的研制留出了更充裕的時間。
“未來5年,我國衛星數據的使用率和衛星應用效益將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宇如聰說,根據氣象衛星發展規劃,在2011~2020年間,我國將繼續發展極軌和靜止兩個序列氣象衛星,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技術、一流性能、一流質量、一流效益的氣象衛星及其應用系統,為防災減災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