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冰立方將會把南極μ介子及中微子探測器列陣(黃色圓柱體)團團圍住,后者是一個更小的中微子探測器。彩色斑點顯示的是通過冰立方陣列的中微子的路徑,這是由電子光學組件發現的。
美國阿蒙森·史考特南極站附近的南極凍原上的冰立方實驗室。過去5年科學家一直在建這個望遠鏡,直到最近它才竣工。
科學家通過在亞原子相撞后進行的試驗,可以追蹤到中微子的運行方向、查找到它的起源,看一看它是由黑洞還是由撞擊星系產生的。然而,這一過程比探測μ介子更加復雜。因為每個μ介子都是由一個宇宙中微子產生,而位于探測器上方大氣里的宇宙射線可以生成一百多萬個中微子。為了避免這種干擾,冰立方的傳感器直接瞄準下方——經地心指向北極天空,用來探測穿過地球的中微子。
由于中微子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可以暢通無阻地穿過物質的粒子,故冰立方和南極μ介子及中微子探測器列陣(AMANDA)把地球當做過濾器,以便選出中微子與原子相撞產生的μ介子。令人捉摸不透的中微子的性質,還決定了冰立方的建設位置。中微子望遠鏡的透明度必須很高,以便分布很廣的傳感器陣列可以發現撞擊產生的光,而且這個環境必須足夠黑,以防自然光產生干擾。除此以外,它還必須深埋地下,以避免南半球的宇宙射線對其產生干擾。南極冰符合所有這些條件。
天文臺的大小(邊長一公里的立方體冰塊)非常重要,因為這可增加中微子與原子相撞的機會,大大提高觀測成功率。另外,南極冰是用來觀測這種罕見事件的完美選擇。全球大部分冰里都含有氣泡或其他雜質,這會使觀察結果產生誤差。而南極冰基本上完全是由水冰組成的巨大冰川,這意味著它包含更多原子,因此會大大增加中微子撞擊的機會。圓形探測器被串成串,放入用熱水鉆開鑿出來的冰洞里,鉆每個冰洞需要融冰多達20萬加侖。每根電纜線上有60個傳感器,86串這樣的傳感器串組成冰立方的主探測器。(孝文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