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資料圖片
電影《盜夢空間》這幾天正熱映,引發了大家對“夢”的強烈興趣———我們做的夢真會被盜嗎?當夢被盜,我們的意識真的會被人控制?這些疑慮甚至恐懼,在科學家看來還屬“狂想”。昨天,多位研究腦功能的科學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說:“放心吧,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的夢是安全的,完全不必擔心被盜。”
“猜夢比猜心還要難”
“猜夢比猜心還要難。”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腦功能研究所負責人楊雄里教授告訴記者:“科學研究現在已經進展到可以知道人在睡覺時是否做了夢,但要了解夢的內容,除了聽做夢者自己口述,沒有其他方法。用儀器測出夢的內容?這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
人做夢,并不是大腦某個部分受到了刺激,而是大腦神經元活動的綜合結果。神經元在活動時會消耗氧氣,血紅蛋白攜帶的氧氣在消耗過程中會發射出腦電波。楊雄里說,以現在的科學,可以在無創傷的方式下,了解大腦在不同情況下的活動,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術了解一個人是否在做夢,因為人的大腦在睡覺時和做夢時,腦電波完全不一樣。但是什么樣的電波代表了什么樣的做夢情節,卻沒有辦法知道。
神經元活動之謎與“盜夢”
“如果要‘盜夢’,必須揭開大腦群體神經元活動之謎。”腦科學家、華東師范大學腦功能重點實驗室林龍年教授說,如果能夠證實人在清醒時的大腦群體神經元活動和做夢時的群體神經元活動具有一致性,那就可能通過監測特定群體神經元的活動來了解人做夢的內容。
在《盜夢空間》中,當梅爾不想離開夢境回到現實,柯布在她的夢中植入了“回去”的想法;而當柯布接到任務后,在小費舍爾夢中植入了一個又一個夢,詭異地使他通過做夢,自己產生出顛覆父親一手創造的商業帝國的想法。為改變他人的行為把一種想法植入他夢中,控制他,這樣的植入技術有可能實現么?
“即使科學發展了,也必須先使夢能夠被‘下載’,然后才有‘植入’的可能性。”這是科學家們的一致看法。據介紹,現在國外已經有科學家在做相關研究,首先要解決的正是“下載”難題。科學家嘗試在人清醒的情況下,讓受試者看各種資料,同時運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對大腦特定腦區的活動規律進行掃描,并通過特定技術來模擬大腦神經元活動所呈現出的畫面,再與受試者所看到的真實畫面相比較……研究一旦成功,就有望利用儀器了解一個人腦子里在想什么,還可能了解他在夢里干了什么。
“每個人每天晚上都會經歷3到4次快波睡眠期,也叫快速眼動睡眠,每次10到15分鐘,這時會做夢,那些說自己整夜不做夢的人,只不過是被喚醒的時機不對。”林龍年教授說,人在睡覺時,大多數時候是先進入慢波睡眠期,再進入快波睡眠,然后兩者交替。
當在快波睡眠期被喚醒,大多數人都會報告自己正在做夢,而在快波睡眠期結束幾分鐘后再喚醒,則很少有人報告在做夢。慢速眼動睡眠時也會做夢,不過較少。有趣的是,幾乎每個人都在這個睡眠期里做過從高空跌落的夢,“有一種說法,這是因為人是從住在樹上的猴子進化而來的,進化過程給我們留下了烙印。但到目前為止,還不能科學解釋這個現象的成因。”
現在腦功能研究已經成為國外最熱門的研究,剛剛結束的美國腦功能神經科學大會有3萬多人參加,而美國神經科學學會則已成為全美最大的科學學會。
夢中10年只是場景跳躍太快
“現實5分鐘,夢中1小時。”柯布和梅爾在夢中過了幾十年,但實際上只是做了一個夢而已。《盜夢空間》一共描述了五層夢境,其中每一層的時間都比上一層要緩慢,甚至有網友推算出在第四層夢境中,5分鐘相當于72天。林龍年教授解釋,人往往會感覺自己做了很長時間、甚至一夜的夢,其實在腦波圖上的顯示只是兩三分鐘,這是因為夢總是處于跳躍的情節中,場景也在不斷跳躍。最近有科學家揭示出,人在睡眠時眼睛的活動與清醒時眼睛的活動是一致的,但四肢的活動會受到抑制;人在快波睡眠時眼睛的快速活動與夢中場景的切換有很大關系,場景切換越快,眼球轉動也就越快。
用“聯夢機”把幾個人連在一起,就可以“共享”一個夢———現實生活中并沒有這樣的機器,如果有,也應該連在大腦上,而不是綁在手腕上。科學家認為,不同的人的神經元在同樣活動的情況下產生同樣的夢境,這才有可能出現“聯夢機”,但目前的科學對此還無法揭示。至于人們平時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實并非科學解釋,更多的是經驗性的總結。目前腦科學家尚不能用科學實驗對這一現象展開研究,我們已能了解基因上的遺傳信息,但還沒法通過觀察大腦神經元活動來解讀大腦中所表征的信息。
最近還有科學家報告,雖然人的夢中情節沒有邏輯,但夢境中的“72變”也有規律可循。比如,人常常會夢到自己變成了動物或夢到不同物體之間的變換,而某些類型的轉換,如從物體變為人,很少發生,必須借由動物之類做中介———這是什么原理造成的?無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