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學島”上的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
羅家融在EAST實驗裝置前。
一個旨在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宏大計劃正在推進當中,中國在其間已經擔當重要角色。
這一計劃的正式名稱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簡稱“ITER”),俗稱“人造太陽”計劃。基于核聚變反應堆的聚變電站是解決人類未來能源問題的一個希望。
科學家設想,核聚變產生的能源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人類一開燈,就是核聚變產生的電力。
中國在這一研究領域已經進入了國際先進水平。1月13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詳細了解這里的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的有關科技問題。
“人造太陽”計劃離真正的商業運行有多遠?在能源危機日趨嚴重的今天,核聚變研究對于終極解決人類能源問題有何意義?近日,本報記者來到合肥“科學島”進行采訪。
文/圖 本報特派記者曾向榮
近日,ITER項目即將在法國動工的消息,讓“人造太陽”計劃進入公眾視野。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部的“科學島”,吸引了眾多關注者的目光。
人造太陽
核聚變裝置工作原理和太陽工作原理相似,能量能轉化為電能
“科學島”是中國核聚變研究的重要基地,世界上第一臺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EAST)實驗裝置就是在這個島上研制成功的。
一年多以前,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歷時8年研究開發的EAST實驗裝置首次成功試驗。通過這一裝置,科學家能夠對受控核聚變開展探索性的實驗研究,從而為未來穩定、安全、高效的商業核聚變堆提供物理和工程技術基礎。
EAST超導托卡馬克運行總負責人、東華大學教授羅家融解釋說:“從能量概念的角度,這個裝置被形象地稱為人造太陽。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發光體,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核聚變裝置就是要模仿太陽的環境,使之產生核聚變反應,產生中子,然后釋放出能量。”
核聚變裝置的工作原理和太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太陽巨大的能量來自核聚變反應。在太陽的中心,溫度高達2000萬攝氏度,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并釋放出大量能量。
科學家發現,在人類比較了解的聚變反應中,氫的兩種同位素氘和氚的聚變效率最高,氘和氚結合變成氦,同時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在轉化后,可以成為電能等各種能量。這就是人造太陽的原理。
但“人造太陽”并非高高懸掛在空中,而且EAST實驗裝置與真正的人造太陽相差甚遠。EAST實驗裝置的核心部件是一個高12米、重400多噸的落地圓柱體大容器,它被安置在一棟封閉的建筑物內。
昂貴設備
建成花了3.2億元,外圍裝備花了1.95億元,每年需要3600萬元運行費
1月17日,記者走進EAST實驗大廳,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幾天前,胡錦濤總書記來到這里,詳細了解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的科技問題。
記者在現場看到,“人造太陽”實驗裝置的核心部件是一個巨大的容器。在這個大容器的附近,放置著一些輔助設備。“幾年后如果你再來,你會看到在核心部件的旁邊,鋪滿了各種各樣的外圍設備。”羅家融說。
羅家融告訴記者,這個實驗大廳于2001年開始建造,包括設備所在的大樓在內,共耗費了5年的建造時間。大樓的頂層和天花板都澆注了水泥,在頂層和天花板的水泥之間,灌注了1米深的水。“水是用來防范中子輻射的,它吸收中子輻射特別快。”羅家融解釋說。而在大廳的下方,還有4米深的地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