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難點”到“重點”,持續突破戰斗力瓶頸
2008年底,基地梳理總結出10個制約部隊戰斗力建設的瓶頸問題中,有7個問題源于信息化建設總體水平滯后。
基地首長對記者說,基地機關和部隊在軍事斗爭準備中,從上到下有一種共識:我軍的信息化建設,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深化軍事斗爭準備,要繼續抓住這個重難點問題不放松,扎扎實實解決“初級”的問題。
“初級階段”的特點是充滿矛盾和困難。現有裝備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使用有哪些潛能和“短板”?傳統的作戰編組、指揮流程和作業程序如何向信息化轉變?如何以信息依賴和支援為主導、轉變組訓模式?在戰場高度“透明”情況下,還能否達成海上兵力隱蔽機動與展開……
面對重重難題,該保障基地通過檢驗性訓練,讓矛盾和困難充分暴露,扎扎實實解決,一步步邁進。
——首先是對“信息化”的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部隊一直都在搞“復雜電磁環境下訓練”,這個環境到底有多“復雜”?基地先從對海戰場電磁環境的“感知”開始,組織技術專家對駐泊港灣、海上錨地、待機海區、作戰海區、發射陣地的電磁信號進行實地勘測;對艦艦之間、艦機之間、岸基臺站與不同海區之間的信息傳輸距離、通信信道質量及數據傳輸效果逐一檢測;摸清不同海區電子頻譜密度、強度和時間段規律,建立輻射源數據及頻率分布圖和電磁環境頻譜圖,描繪出無盲區的“海區電磁清單”。
——基地上下還深入開展軍情研究:各類艦艇電子干擾程度分別有多強?發射高度多少?作用面積多大?持續時間多長?他們組織各型預警探測設備進行交互作用與測試比對訓練,對發現目標、判明信號、跟蹤定位的準確率,以及最大誤差、最小誤差和平均誤差開展研究,提高復雜電磁環境下目標引導和精確打擊能力。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各型雷達、電子戰部位借助“海區電磁清單”,對海、空目標實施嚴密搜索和準確判定。大隊長魏平生感受頗深:鉆進海上電磁“青紗帳”,不會再“迷路”了!
解決“初級階段”的問題,積極推進信息化設備的建設和發展是“硬道理”。基地對探測預警、通信傳輸、網絡平臺等現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利用,加速信息化設備更新,完善各作戰單元的臺位、接口和信息傳輸信道,加快和完善作戰指揮系統建設,為基地部隊開展一體化訓練提供了舞臺。
從“單打一”到“全要素”,樹立體系作戰新觀念
天上有衛星偵察,空中有“敵”機盤旋,地面有“敵特”襲擾。一輛輛導彈戰車,在炮火硝煙中快速穿行……這是基地所屬某岸導部隊一次帶實戰背景的信息化條件下機動作戰演練。
演練中,由導彈發射車、后裝保障車和各類車載方艙組成的多個機動作戰單元,風馳電掣般地向數十公里外的預設陣地開進。記者在戰車指揮控制艙內看到,訓練有素的號手飛快地操作著各種儀器設備,電子海圖和各類目標參數不停地變換閃爍,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如今,基地組織的各類演練,參演要素越來越多,演練課目越來越全。黨委認識到,要讓訓練與作戰劃“等號”,就必須深刻改變信息化條件下的訓練觀念,廣泛開展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訓練。
——基地司令部首先“屈尊降駕”,由“籌劃、指導”訓練變為“參與、帶動”訓練;作戰部隊指揮員也不再“唯我獨大”:認識到單一作戰平臺無法形成作戰能力,單靠自己連訓練都搞不起來;只抓單艦單艇訓練,再吃苦也練不出“精兵”、再“熟練”也形不成“能力”。基地還打破部隊“按建制、分艇種”的組訓模式,積極探索將探測預警、指揮控制、武器平臺“捆綁一起”,依托一體化指揮系統帶動機動岸艦導彈部隊和艦艇突擊群訓練,提高首長機關和部隊整體訓練水平。
——變革風雨中,基地觀通部隊勇敢走向前臺,成為實現“信息主導”的“千里眼”和“急先鋒”。以往,觀通站擔負著探測預警、為作戰艦艇和岸防部隊提供目標指引等信息化支援保障任務,一直因為不是“作戰單位”而被“邊緣化”。如今,高山、海島觀通站“漂亮轉身”,從過去封閉式訓練轉向開放式訓練,不斷加大信息獲取、分發力度,與周邊作戰艦艇、岸防部隊及空軍、陸軍等友鄰部隊建立起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實時共享等一體化訓練機制。
——風浪雨霧,暗礁險灘,基地部隊的訓練環境,也由過去重視復雜氣象、海區和航路,到真正鉆進“海上電磁青紗帳”,構建貼近現代海戰場的電磁對抗環境。基地強調“軟武器”實際使用,全面檢驗電子戰系統的測距、測向、報警和自動決策、發射等作戰功能,體會被“敵”導彈雷達“鎖定”、施放“干擾”、制造“假目標”、規避“敵”導彈攻擊等情景,使復雜電磁環境下訓練也能“看得見、摸得著”。戰術、技術訓練與電磁環境的融合越來越緊。
從“相關”到“攸關”,多視角看待安全威脅
基地轄區臺風、暴雨、山洪災害頻發,船只、航空器往來頻繁,海難事故多發,人民對安全保障要求越來越高。
海上安全形勢的新發展,將基地軍事斗爭準備推向新的歷史起點。記者發現,大家熱議的話題是:在“和平”與“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看待“多種安全威脅”?
基地首長回顧說,過去幾年,官兵們以備戰為主,其他威脅算是“相關”;如今,官兵從多個視角看待“安全威脅”,發現很多“相關威脅”其實攸關國家核心安全利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官兵看“多種安全威脅”站得更高了,討論問題的層次提升了。世界熱點、周邊局勢、領土爭端、海洋權益、文明沖突、國家利益,乃至金融危機、氣候問題,都同官兵眼前要做的準備扯上了干系。從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到保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從護漁護航到護僑撤僑,從海上反恐、反海盜到參與國際維和,從海上救援到履行國際主義、人道主義義務,基地部隊深化軍事斗爭準備、提高核心軍事能力的視野愈加寬廣。
眼光能看多遠,腳步就能走多遠。去年,基地部隊積極探索和建立軍警民海上聯合搜救行動機制,以提高危機預警、指揮協調、應急機動、快速反應、綜合保障等能力為核心,組建了一支500人的準專業化應急搶險救災分隊,配備專業救援裝備器材,開展各類救援專業訓練。基地還邀請國家交通部、福建省地震局等單位領導和專家,共同研討應對“風、水、火、震、毒、疫”等6種災害的科學防范措施。
去年5月,基地所屬某水警區協調地方政府、涉海部門,聯合海事、海關、海監、漁政、海警等12家單位,共同出動艦艇、救助直升機、救助船、海警艇、民用船舶、民兵預備役部隊等兵力,完成了以近岸海域聯合管控和海上聯合搜救為主要內容的“鷺海—2009”演練。
在基地“拓展與深化軍事斗爭準備”研討會上,有人引用了古羅馬學者韋格修斯的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要和平,那就準備打仗吧!”
在基地官兵眼中,這句格言說的是普天下軍人都認同的一個真理——
戰爭,不是馬上就打,但要隨時能打。一支軍隊戰備越充分,核心軍事能力越強大,離戰爭可能就越遠,離和平可能就越近!(司彥文 徐綱要陸文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