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焦夢)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在延期超過24小時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最后一次全會上,大會主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舉起帶有大會標志的綠色小錘,宣告里程碑式的《巴黎協定》誕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邁出重要一步。
從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多次延期仍未取得突破,到12頁、29條的《巴黎協定》獲得近200個締約方的通過,走過了6年多的艱難歷程。記者近日專訪了多屆氣候大會的親歷者佳粹環境CEO、聯合國環境署SUC項目執行主任李響,聽他回顧中國民間力量特別是企業界介入氣候變化領域的過程,暢談企業界如何做出“自主貢獻”。
李響曾帶領中國企業家代表團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首次亮相,參與的代表僅有王石、馮侖、阿拉善SEE的楊鵬三人。在這之前,很少有國內的民間機構特別是企業界參與氣候變化這一聽上去浮在云端的概念化事物。
解振華:你們跑來干啥?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右)與佳粹環境CEO、聯合國環境署SUC項目執行主任李響(左)乘坐聯合國氣候快車時合影。(資料圖)
“我們一行當時從布魯塞爾出發,一路乘坐聯合國氣候快車奔赴哥本哈根,以響應低碳號召而沒有選擇坐飛機。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也與我們同乘火車前往。施泰納拿著地球和我們合影,預示大家以共同的愿景一致行動,共同托起地球。”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企業界代表團首次亮相并參與相關活動。(資料圖)
“在哥本哈根,我們出席了氣候大會的開幕式,并赴商學院演講與師生們對話,向他們展示中國企業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我們還赴時任中國駐丹麥大使謝杭生的官邸,暢談北歐的先進低碳經驗如何為中國所用。我們選擇自行車出行,在哥本哈根街頭到處瀏覽這個綠色都市的面貌,而遍布街頭的自行車停車場也讓我們震撼,”李響回憶道。
他還提到了一個小插曲,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當時在酒店里遇到他們之后曾好奇地問:你們跑來干啥?王石回應說“企業也在做貢獻,也要做貢獻。”于是成就了一年一度的“中國角”。
他表示正是這次的經歷,讓中國企業家真正領略了氣候大會的魅力,喚醒了企業家們從做秀到做實事減排的真實愿望。同時,綠色經濟也是一個重大商機,無論城市管理者還是企業,這是一場即將到來的新的革命。
但是當時中國的企業家和地方政府沒有上臺講話表達觀點的機會,只能自己跑到會場拉氣球搞活動,中國城市也僅有一個江蘇常州的武進區參會,而他們是以NGO組織的形式參會。六年過去,時至今日的巴黎,中國角已經舉辦多屆,中國企業家有史以來組成了陣容最強大的民間代表團出席,代表團成員來自17個行業和5個商業協會組織,處處有中國企業的身影;中國的城市如青島、貴陽、深圳、鎮江等也組團出席了巴黎大會。
“哥本哈根是民間參與可持續發展模糊的起點,而巴黎大會形成了參與的‘氣候’,”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