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進入7月以來,我國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等地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高溫區域覆蓋19個省份、約1/3的陸地國土面積;42個市縣連續高溫日數突破7月的歷史紀錄。
中央氣象臺連續四天發布最高級高溫預警
7月28日,北京、天津、重慶、上海等地出現高溫酷暑天氣。杭州、重慶氣溫再次突破40℃。浙江奉化連續第五天氣溫超過42℃,以42.4℃的氣溫再度居于全國高溫排行榜首位。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進入7月以來,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等地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高溫區域覆蓋19個省(區、市),面積達317.7萬平方公里、約1/3的陸地國土面積;浙江、重慶、上海、湖南等地最高氣溫達40—42℃,42個市縣連續高溫日數突破7月的歷史紀錄。
氣象專家表示,目前國際上沒有統一的高溫標準。我國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稱為高溫。按照《氣象災害預警發布辦法》,高溫預警分三級,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表示。
28日18時,中央氣象臺連續第四天發布最高等級的“高溫橙色預警”:預計29日白天,黃淮西南部、江漢中南部、江淮、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浙江中北部、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41℃。
偏強且穩定的副熱帶高壓是高溫“元兇”
盛夏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常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出現高溫酷熱天氣,是我國夏季熱浪襲擊的“重災區”。一般年份,梅雨季節過后的7、8月份都會出現20—30天的高溫天氣,梅雨期短的年份,高溫日數可超過40天。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介紹,今年進入主汛期以后,長江中下游地區在6月23日進入梅雨期,6月29日“出梅”,較常年(最近30年)偏早11天,梅雨量470.5毫米,較常年偏少62.3%。此后,隨著東亞夏季風向北推進,主雨帶進一步向北擴張,華北、黃淮及東北地區進入多雨時段。華北雨季于7月9日開始,較常年偏早12天,主雨帶位置較常年明顯偏北。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認為,這個季節南方出現高溫是正常的天氣現象,但一些地方遭遇這么長時間的高溫天氣,不太正常。他解釋說,今年我國的雨帶過早移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副熱帶高壓控制。副熱帶高壓控制的時間長,高溫持續得久。
副熱帶高壓是位于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所控制地區會出現晴熱天氣。專家認為,偏強而且穩定的副熱帶高壓是我國近期高溫的“元兇”。
未來10天,江南、江淮等地持續高溫
連續的高溫天氣,讓不少人戲稱當地已經進入“燒烤模式”。7月28日,北京、南京等地陽光炙烈,為了防曬,一些行人外出時戴上帽子、墨鏡、披肩等用具,全副武裝;在南京、杭州等地,市民紛紛來到地下通道、商場、游泳池等處避暑。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至37℃。炎熱天氣持續的時間過長,會給肌體的正?;顒訋韲乐匚:?,需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氣象專家提醒,盡量避免午后高溫時段的戶外活動,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受高溫影響,浙江、上海、安徽、江西、重慶等地用電負荷劇增。江蘇統調用電最高負荷創下7738萬千瓦的歷史新高,7月份已4次刷新歷史紀錄,安徽全省最大用電負荷今夏連續6次破紀錄,電力供需形勢趨緊。
高溫天氣還給湖南、貴州等地帶來嚴重旱情,目前已經持續一個多月。湖南懷化7月份降雨量為歷史最小值,多處江河水位創下歷史最低紀錄,54座水庫干涸,57條溪河斷流,100萬畝農作物面臨減產乃至顆粒無收的局面,12.01萬人和2.95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慶等地高溫天氣持續,部分地區高溫日數可達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華東等地的最高氣溫還將超過39℃。(記者劉毅、申琳、葉琦及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