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介紹情況中國網 賈亮
中國網4月28日北京訊中國氣象局舉行2010年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于新文主持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葉殿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周兵,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牛若蕓出席本次發布會。中國網現場直播。
針對青海玉樹抗震救災氣象保障服務的問題,陳振林表示,2010年4月14日0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里氏7.1級強烈地震。青海省氣象局于當日11時35分啟動地震災害Ⅰ級應急響應。同日,在緊急傳達國務院關于抗震救災工作會議精神后,中國氣象局于15時55分啟動重大氣象保障Ⅰ級應急響應,并成立中國氣象局抗震救災專項工作組,全面部署抗震救災氣象保障服務工作。
同時,陳振林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氣象保障服務具體情況:
1、加強上下聯動,全方位提供震區天氣預報服務
中國氣象局組織中央氣象臺、青海省氣象臺連續青海省玉樹縣天氣進行專題會商,及時為震區救援提供氣象保障,并從甘肅等地選派3名具有抗震救災預報服務經驗的預報員支援災區預報服務工作。中央氣象臺還加強與青海及周邊地區的會商頻次,強化了決策服務和精細化服務,并針對震區救災工作需要,增加地震災區天氣預報,并發布體感溫度、大氣含氧量等內容,對災區重要天氣過程及其影響進行了評估分析,提出災害天氣的防御措施。
青海省氣象局也制作了包括震區加密實況觀測、衛星遙感監測、震區及公路沿線加密預報、短中期預報、氣候預測等在內的13類抗震救災預報服務產品,共發布預報類氣象信息期、實況類氣象信息期、決策類氣象信息近300期。特別是位于震區的玉樹氣象局在地震發生后,及時恢復基本業務,14日下午就完成第一份手寫的天氣預報。
2、及時了解需求,強化決策服務及時性、針對性
針對抗震救災需求,中國氣象局要求要進一步提高服務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前瞻性,密切關注災害性、轉折性、關鍵性天氣,加強地震災區的氣候資料分析和評估,及時提供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從4月15日16時開始,中央氣象臺制作發布第一期青海玉樹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專報,此后分別于每日10時、16時和21時制作發布青海玉樹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專報,目前已經組織制作了《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專報》30余期。
青海省氣象局及時了解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等決策部門以及航空、公路、衛生等部門的服務需求,制作針對指揮部、救災人員、玉樹機場等不同需求的服務產品,提供針對性、精細化的決策服務信息,并向省政府上報了《青海玉樹地震災區重建規劃之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和恢復重建選址工作氣候背景分析》、《青海玉樹高原生態旅游城市建設三個候選地氣候條件對比分析》和《影響青海玉樹高原生態旅游城市建設的氣象因素及應對建議》等玉樹災后重建決策服務材料。
3、滿足災區公眾需求,提供貼心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局通過公共電視頻道、中國氣象頻道、中國天氣網和中國氣象報及時關注“抗震救災”最新動向,組織制作相關專題節目,做好應急氣象保障服務和宣傳工作。中國氣象頻道14日開始全天滾動報道玉樹地震災情,提供抗震救災專項氣象服務,15日派出兩路玉樹前線報道組展開現場報道,并已根據災情發展啟動多場現場直播報道。中國天氣網及時與青海氣象部門聯系獲取新聞素材,制作來自前線第一手圖片的采訪報道,被各大媒體廣泛關注和轉載。
青海氣象部門也及時通過手機短信、廣播、電視、報刊、網絡、LED顯示屏等各類媒體廣泛向提供貼心氣象服務,15日開始在玉樹地震災區災民聚集點通過黑板提供溫度、大風、降水等天氣預報及實況紀錄;17日開始開展了帳篷內外溫度監測和氣象服務工作;18日開始在災民過渡安置點設立小黑板,發布藏漢雙語天氣預報信息,通過喇叭廣播播報天氣預報和實況信息,22日起深入到扎西科賽馬場災區群眾安置點開展現場氣象服務。同時,還積極與電信部門溝通協調,向所有進入玉樹地震災區的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移動用戶以及進入青海境內的中國聯通移動用戶發布溫度、風向、風速、降水、含氧量以及公路沿線天氣預報等服務信息。向參加抗震救災的部隊、交通等部門和受災群眾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針對性地開展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加強災區防雷服務,在災區災民集中安置點安裝10套雷電防護裝置,并組織人員編寫印制了藏漢雙語的雷電等氣象災害防御知識手冊,送到災區進行廣泛宣傳。
|